晨雾如同未散的夜色,仍在巷口缠绵徘徊。
天还未亮,林大海便己将熟睡的林宇稳稳背在背上,褪色的蓝布包裹随着他的步伐轻轻晃动,似是摇篮里的童谣。
他拖着那辆破旧不堪、每走一步都吱呀哀鸣的平板车,手中握着的铁钩,在路灯昏黄的光影下泛着冷光,仿佛是他披荆斩棘的 “武器”,就此开启一天的 “征程”。
街道被寒气笼罩,寂静得仿佛沉睡的巨兽。
路灯散发着昏黄朦胧的光,将林大海弯曲的影子拉得老长,在潮湿的地面上蜿蜒如蛇。
他缓缓走过寂静无声的小巷,路过紧闭门窗的商铺,每到一个垃圾桶旁,都像是战士抵达了 “战场”。
那布满老茧、指甲缝里永远嵌着污垢的手,吃力地掀开垃圾桶盖子,刹那间,刺鼻的酸臭味、馊味与腐烂食物的气息如凶猛的潮水般扑面而来,令人作呕。
可林大海早己习以为常,眉头都不曾皱一下,佝偻着腰,眼神专注而执着,如同搜寻宝藏的探险家,在垃圾里仔细翻找着 “战利品”。
当他发现一个塑料瓶时,眼睛瞬间亮起光芒,就像饥饿的人看到面包,又似沙漠中的行者遇见绿洲,脸上露出欣喜若狂的神色。
他会用衣角仔细擦拭瓶子上的污渍,将其用力压瘪,然后小心翼翼地放进麻袋里,仿佛在安置一件无比珍贵的宝物;若是找到了几张废纸,他便会耐心地将它们抚平、叠好,轻轻塞进去,动作轻柔得像是在呵护婴儿。
遇到稍重的金属物品,他需蹲下身子,双手紧紧抱住,憋足全身的劲,青筋在手臂上暴起,才慢慢将其搬起来,放进麻袋。
每一个动作都艰难无比,汗水如决堤的洪水,顺着他的额头、脊背不停地流淌,浸湿了衣衫,与雨水混在一起,在他身后留下一串艰辛的印记。
当林大海实在背不动时,就在平板车上绑上一个竹筐,将林宇轻轻放在里面。
从此,这平板车便载着他们走街串巷,竹筐成了林宇的 “专属小船”,在生活的波涛中随养父漂泊。
肖医生带着小护士常常前来探望林宇,每次都带来用报纸包裹的奶粉和洗净的旧衣物。
他们的皮鞋踩过堆满塑料瓶的地面,在潮湿的地板上留下深色的脚印,像是在这片贫苦之地留下的温暖印记。
在肖医生和民警小张的关怀与帮助下,林宇渐渐长大。
林大海看着儿子成长,心中满是感激,这份情谊,如同冬日暖阳,照亮了他们寒酸的小屋。
逐渐长大的林宇,在林大海出门时,总是乖乖地守在家里。
家中堆满了林大海捡回来的各种破烂,塑料瓶、废纸、旧纸箱杂乱无章地堆放在墙角,散发着难闻的气味,墙壁上还挂着几串晾干的易拉罐,风一吹,便发出清脆的叮当作响,像是在演奏一曲独特的 “家之歌”。
在林宇眼中,这里虽然简陋,却充满温暖与爱意,是世界上最温馨的家。
他会坐在门口,眼神专注地望着远处的路口,盼着养父老林归来,那目光中,满是期待与依赖。
梅雨季来临,屋顶的破瓦便开始 “哭泣”,雨水如断了线的珠子,不断漏下。
养父用麻绳将塑料布紧紧捆在横梁上,林宇踩着板凳帮忙时,瞥见养父后颈渗出的血珠 —— 那是被锈蚀的铁丝无情划破的。
夜里,雨水顺着塑料布流成水帘,养父毫不犹豫地把林宇的小书桌挪到唯一干燥的墙角,自己却蜷缩在漏雨处,用铝盆接着不断落下的雨水。
滴答声与养父刻意压低的咳嗽声交织在一起,成了林宇童年最深刻、最难忘的雨夜记忆,那声音里,满是养父深沉的爱。
每当林大海背着沉甸甸的麻袋归来,林宇就会像欢快的小鹿般飞奔过去,帮着林大海整理东西。
林大海虽然大字不识几个,却总以自己质朴的方式教导林宇。
他会指着路边乞丐碗里被雨水打湿的零钱,语重心长地告诉林宇要懂得怜悯;会在捡到别人遗落的钱包时,带着林宇西处打听寻找失主,用实际行动向林宇诠释善良与正首;会在肖医生和张警官来看望时,叮嘱林宇长大后一定要懂得感恩。
“孩子,无论生活有多苦,我们都不能放弃,要相信总有一天会好起来的。”
林大海粗糙的大手轻轻抚摸着林宇的头,眼神坚定而温柔,仿佛在传递着无穷的力量。
林宇仰起小脸,懂事地点点头,将这句话牢牢记在心里。
他看着养父疲惫的面容,暗暗发誓,一定要努力学习,将来让养父过上好日子,就像养父给予他的爱一样,温暖而坚定。
在那些艰难的岁月里,林宇和养父互相依靠,生活虽然贫苦,却充满了温暖和希望。
养父用他并不宽厚的肩膀,为林宇撑起了一片遮风挡雨的天;而林宇也在艰苦的生活中,渐渐学会了坚强和独立。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