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趣游话外!手机版

趣游话外 > > 不知不觉惊!知府葬母遇谶语(玉堂周世显)热门网络小说推荐_最新完结小说推荐不知不觉惊!知府葬母遇谶语玉堂周世显

不知不觉惊!知府葬母遇谶语(玉堂周世显)热门网络小说推荐_最新完结小说推荐不知不觉惊!知府葬母遇谶语玉堂周世显

了然妙音 著

言情小说连载

古代言情《不知不觉惊!知府葬母遇谶语》,讲述主角玉堂周世显的爱恨纠葛,作者“了然妙音”倾心编著中,本站纯净无广告,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主角分别是周世显,玉堂的古代言情,逆袭,家庭小说《不知不觉:惊!知府葬母遇谶语》,由知名作家“了然妙音”倾力创作,讲述了一段扣人心弦的故事。本站TXT全本,期待您的阅读!本书共计5930字,1章节,更新日期为2025-09-19 22:47:02。目前完结。小说详情介绍:不知不觉:惊!知府葬母遇谶语

主角:玉堂,周世显   更新:2025-09-19 23:35:13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01 雨裂新碑惊知府永和十二年的春天来得格外迟。已是三月末尾,

青州城外的山峦却依旧笼罩在一片阴郁的灰蒙之中。周府内外白幡低垂,

唢呐声呜咽着穿透细雨,惊起林间栖息的寒鸦。周世显扶棺而行,玄色官袍被雨水浸成深黛。

他望着前方泥泞的山路,恍惚想起三日前母亲临终时的情景。

那双曾经慈祥的眼睛深陷在眼眶里,干裂的嘴唇翕动着,却再也说不出完整的话语。

他当时站在床榻三尺之外,不是不想近前,而是受不了那股子病人特有的腐朽气息。"大人,

时辰不早了。"管家周福撑着油纸伞上前,声音压得很低,"这雨眼见着要大,再不下葬,

棺木都要受潮了。"周世显从袖中取出一张泛黄的纸笺。这是母亲弥留之际紧紧攥着的,

上面是请风水先生写的葬仪规矩。墨迹被雨水晕开,

却仍能辨出那两行古怪的要求:须见"铁冠人过路",又得遇"畜负人行途"。"再等一刻。

"周世显的声音干涩。他望向前方空寂的山道,只见雨丝如织,远山如黛,哪里有什么人影。

抬棺的脚夫们蹲在松树下避雨,窃窃私语随风飘来:"知府大人这是要等什么?

莫不是要等天晴?""听说要见什么铁冠人,这荒山野岭的,哪来的铁冠人?

"周世显攥紧纸笺,指尖发白。他何尝不知这些要求荒诞,可这是母亲最后的嘱托。

想起母亲病中那些日子,他心下忽然一阵抽痛。那时他刚升任青州知府,公务繁忙,

母亲又瘫在床上,吃喝拉撒都要人伺候。他去看望时总是站得远远的,

有时闻到异味便忍不住皱眉。下人最会察言观色,见主子嫌恶,

伺候得便不用心起来......"大人!您看!"周福突然惊呼。

山脚下传来叮当作响的声音。只见一个汉子顶着口铁锅在雨中奔跑,锅沿雨水飞溅,

远远望去竟似戴着一顶铁冠。那卖锅人踉跄着跑过坟旁小道,很快消失在雨幕中。

众人还未从惊愕中回神,又见一个庄稼汉抱着初生的驴崽蹒跎而过。母驴跟在身后声声哀鸣,

在淅沥雨声中格外凄楚。"这、这不就是先生说的......"周福腿一软跪在泥地里。

周世显怔在原地,浑身的血液都凉了。他想起母亲临终前干裂的嘴唇,

那双曾经抚摸过他额头的手,最后只剩皮包骨头。他忽然明白过来,

母亲病中总是喃喃说"饿",他当时只当是病人呓语,如今细想,

怕是下人们克扣了饭食......"快!快下葬!"周世显急忙吩咐,

声音里带着自己都不曾察觉的慌乱。棺木入土时,突然一声裂响。

新立的青石碑上绽开一道细缝,如同天罚的印记。雨越下越大,冲刷着新坟上的泥土,

也冲刷着周世显官袍上的泥点。他跪在坟前,任由雨水打湿衣冠,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

有些过错一旦造成,就再难弥补。回府的路上,周世显一直沉默着。轿子经过市集时,

他看见一个老妪在雨中蹒跚而行,忽然叫停了轿子。"周福,去给那位老人家撑把伞。

"老管家应声而去。周世显坐在轿中,望着窗外雨幕,忽然轻声问随行的老仆:"母亲病中,

可曾缺过什么?"老仆踌躇片刻,低声道:"老夫人最后那几个月,

总是说想吃城南李记的桂花糕......"周世显的心猛地一沉。

他记得有一次母亲确实提过,他却以"病人不宜甜食"为由拒绝了。如今想来,

母亲那时怕是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只想尝尝记忆里最爱的味道。轿子行至周府大门,

周世显忽然道:"去李记买些桂花糕来。""大人,这会儿雨大......""现在就去。

"看着老仆撑伞远去的背影,周世显第一次感到胸口那股挥之不去的沉闷。

这不是突如其来的悲伤,而是一种缓慢滋长的悔恨,如同这绵绵春雨,

悄无声息地浸润了他的心房。02 枯槐泣血现冤魂三年守孝期过,周府却不见半点喜庆。

或许是因着那日新坟裂碑的不祥之兆,或许是周世显始终郁郁寡欢,

府中上下都笼罩在一层无形的压抑之中。最让人不安的是后院那株百年老槐。不知从何时起,

这棵曾经枝繁叶茂的古树竟悄然枯死。光秃的枝桠伸向天空,像极了老人干枯的手指。

夜深人静时,更夫常听见树洞里传出咳嗽声,提着灯笼去照时,

却只见树皮渗着暗红色的汁液,散发着淡淡的药味。这日傍晚,周世显下朝回府,

听见后院传来孩童的笑声。穿过月洞门,见独子玉堂正拿着竹竿捅那枯树洞玩。

五岁的孩童还不懂生死之事,只觉得这大树洞甚是稀奇。"莫要碰那树!"周世显厉声喝止。

自母亲去世后,他对这株老槐总有种说不清的敬畏。玉堂吓得一哆嗦,

竹竿脱手掉进深不见底的树洞中,传来"咚"的闷响,像是撞在了什么空心的物件上。

周世显心中一悸,命管家带人掘开树根。几个家丁挥锹铲土,不过半个时辰,

竟真挖出个褪色的荷包。老仆认出这是老夫人装体己钱的旧物,三年前曾说丢了五十两银子。

"当年老夫人为这银子很是伤心了一阵子,"老仆低声道,

"说是要给小少爷打长命锁的......"周世显接过荷包,指尖触到里面硬物。

打开一看,竟是几块已经发硬的桂花糕,正是母亲临终前想吃的那家铺子的。

他忽然想起守孝期间,曾在母亲遗物中发现一张字条,

上面歪歪扭扭写着"显儿爱吃桂花糕",那时只当是母亲病中糊涂,如今才明白,

那日母亲是想让他尝尝儿时最爱的点心。当夜玉堂便发起高热,小脸烧得通红,

嘴里不停呓语:"奶奶别掐我......奶奶我错了......"周世显守在儿子床前,

握着那只褪色的荷包,忽然记起母亲病重时,他因嫌秽物腌臜,竟默许下人克扣饭食。

那些被端回厨房的粥饭,如今都化作刺心的悔恨。他轻轻抚摸着儿子滚烫的额头,

想起自己五岁时也是这般发烧,母亲连夜冒雨去请郎中,整宿守在他床前。

那时母亲的手多么柔软温暖,如今却......"爹,"玉堂忽然睁开眼,声音微弱,

"我梦见奶奶了,她说她冷......"周世显心中一痛,

替儿子掖好被角:"明日爹就去给奶奶送新衣。"窗外,枯槐的枝影在月光下摇曳,

仿佛有个佝偻的身影悄然伫立。第二日,周世显亲自去了趟裁缝铺,给母亲做了几身新衣。

来到坟前时,却发现裂开的石碑旁,不知何时长出了一株小小的槐树苗。

嫩绿的叶片上滚着露珠,在晨光中晶莹剔透。他烧完纸衣,

坐在坟前喃喃自语:"母亲可是还有什么未了的心愿?"风吹过坟头的青草,仿佛一声叹息。

03 银镯浮粥证孝亏周世显终于请来了当年的风水先生。老先生须发皆白,却精神矍铄,

一双眼睛看透世事般清明。他望着枯槐叹息:"草木通灵,老槐这是替主母抱屈呢。

"取出随身携带的布包,拿出一包槐米交给周世显,"今夜子时,带着公子去坟前煮粥。

记住,要心诚。"是夜月黑风高,坟茔地里的柏树影影绰绰,如同幢幢鬼影。玉堂病体初愈,

小脸尚显苍白,却乖巧地跟在父亲身边,用稚嫩的小手帮着添柴火。

周世显跪在泥地里往陶罐中添米,忽然想起小时候家里穷,

母亲总是把粥里的米粒捞给他和妹妹,自己只喝些米汤。

那时母亲的手因为常年做活变得粗糙,却总是温柔地抚摸他的头顶。"爹,"玉堂小声问,

"奶奶真的会来喝粥吗?""会的。"周世显声音哽咽,"奶奶最疼孩子了。"粥将熟时,

罐底忽然浮出半截发黑的银镯。周世显认出这是母亲常年戴着的旧物,

镯子内侧还刻着"显儿周岁"四个小字。"娘!儿子错了!"周世显以头抢地,痛哭失声。

这些年为官,他渐忘了初心,只顾钻营权势,连最基本的孝道都疏忽了。

雨幕中似有叹息掠过,玉堂忽然道:"爹,不热了。"孩子额上的高热竟真的褪了。

回府的路上,玉堂趴在父亲肩头轻声说:"爹,我梦见奶奶了,她笑着说粥很香。

"周世显抱紧儿子,望着窗外渐亮的天色,

心中那股沉积多年的阴郁似乎也随着晨光渐渐消散。三日后,周世显上书辞官。同僚皆惊,

唯有他自知,这是赎罪的开始。04 槐米赎罪感天心辞官后的日子清闲了许多。

周世显每日亲手打扫母亲祠堂,为那株枯槐浇水施肥。说来也怪,

原本枯死的古树竟从根部抽出新芽,嫩绿的叶片一日多过一日。这年冬雪初降时,

有个衣衫褴褛的老乞丐昏倒在周家门口。下人正要驱赶,被周世显制止了。"天寒地冻的,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