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趣游话外!手机版

趣游话外 > > 古生物学家的“诅咒”冰封之疫(李雯赵屿)在线阅读免费小说_完整版小说免费阅读古生物学家的“诅咒”冰封之疫(李雯赵屿)

古生物学家的“诅咒”冰封之疫(李雯赵屿)在线阅读免费小说_完整版小说免费阅读古生物学家的“诅咒”冰封之疫(李雯赵屿)

呆萌天使 著

悬疑惊悚连载

《古生物学家的“诅咒”冰封之疫》内容精彩,“呆萌天使”写作功底很厉害,很多故事情节充满惊喜,李雯赵屿更是拥有超高的人气,总之这是一本很棒的作品,《古生物学家的“诅咒”冰封之疫》内容概括:《古生物学家的“诅咒”-冰封之疫》是一本悬疑惊悚小说,主角分别是赵屿,李雯,由网络作家“呆萌天使”所著,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本站纯净无广告,欢迎阅读!本书共计8902字,1章节,更新日期为2025-09-20 16:00:45。目前完结。小说详情介绍:古生物学家的“诅咒”-冰封之疫

主角:李雯,赵屿   更新:2025-09-20 20:02:06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1 永冻土的馈赠北纬78度,科捷利内岛,“北极星一号”科考站。

这里是地球上最接近“世界尽头”的地方之一。放眼望去,只有两种颜色——无尽的白,

与无垠的灰。白色的是冰原,灰色的是天空。二者在地平线上融为一体,

像一幅永不褪色的、令人心生敬畏的水墨画。赵屿站在观测塔的强化玻璃前,

手里端着一杯滚烫的速溶咖啡。玻璃上映出他棱角分明的脸,和一双深邃得如同极夜的眼睛。

四十岁的赵屿,是国内古生物学界的领军人物。他的名字,

总是和那些沉睡了数万年、乃至数百万年的巨兽化石联系在一起。他坚毅、果决,

像一把被极地寒风磨砺了无数次的冰镐,能精准地凿开时间最坚硬的岩层。

但只有他自己知道,在这坚硬的外壳之下,藏着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裂痕。“站长!

B-7钻井区传来信号!钻头触碰到异常障碍物,密度反馈……不像是岩石!

”通讯器里传来年轻地质学家陈东兴奋的声音,打破了控制室的宁静。

赵屿的目光瞬间锐利起来。他放下咖啡杯,快步走到主控台前,

屏幕上正显示着来自地下三百米深处的实时数据流。

那是一片从未被扰动过的、更新世晚期的永久冻土层。“切换到探地雷达扫描,

”赵屿的声音沉稳而有力,“三维建模,立刻。”指令被迅速执行。几分钟后,

一幅立体的地下结构图出现在屏幕上。在密集的冻土层中,一个巨大的、轮廓模糊的阴影,

清晰地呈现在所有人面前。它有着流畅的曲线,庞大的身躯,

以及一个标志性的、微微下垂的长鼻子。整个控制室,瞬间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心脏狂跳。“猛犸象……”陈东的声音因为过度激动而微微发颤,

“我的天……这个尺寸,这个完整度……它、它可能是……”“一头幼崽。

”赵屿接过了他的话,目光死死地盯着屏幕,眼底深处,燃起了一团炙热的火焰,

“一头被永冻土瞬间封存、保存近乎完美的……猛犸象幼崽。

”这是所有古生物学家梦寐以求的圣杯。不同于那些只剩下骨骼的化石,

一具被冰封的、有血有肉的史前生物,它所蕴含的信息是无可估量的。

它的DNA、它的细胞、它胃里最后一餐的食物……每一项,

都可能打败人类对那个冰河时代的认知。“启动‘取芯’方案!”赵屿当机立断,“所有人,

最高等级生物防护准备!这不是一块化石,我们迎回的,是一个沉睡了四万年的……生命。

”接下来的七十二个小时,整个“北极星一号”科考站,变成了一台高速运转的精密仪器。

巨大的环形切割机被运送到钻井区,工程师老王亲自操作,

小心翼翼地将那块包裹着远古生命的巨大冻土核心,完整地从地底取出。

当那个直径超过五米的巨大冰坨,被特制的恒温运输车运回科考站的地下封存实验室时,

所有队员都自发地站在道路两旁,目光中充满了朝圣般的虔诚。透过半透明的冰层,

可以隐约看到那头小猛犸象的轮廓。它蜷缩着身体,长长的睫毛上甚至还挂着冰晶,

仿佛只是睡着了,随时都会醒来,抖一抖身上棕色的绒毛,发出一声来自远古的嘶鸣。

队员们给它取名叫“曼尼”,源于一部著名的动画电影。在绝对无菌的零下五十度实验室内,

赵屿和生物学家李雯博士,穿着厚重的正压防护服,

第一次近距离地观察这个来自过去的“馈赠”。“组织活性非常高,

”李雯的声音透过通讯器传来,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惊叹,“赵队,你看它的皮肤,

几乎没有腐败迹象。这简直是……一个奇迹。”赵屿没有说话,

他只是伸出戴着厚重手套的手,轻轻抚摸了一下冰冷的冰层,

仿佛在进行一场跨越四万年的对话。那一刻,

一种难以言喻的、混杂着喜悦和一丝莫名的不安的情绪,悄然爬上他的心头。

他想起了五年前,在昆仑山的冰川上,也是这样一场伟大的发现。那一次,

他也是这样意气风发。但也就是那一次,因为他一个过于激进的判断,

导致队伍里最年轻的成员林峰,失足坠入了深不见底的冰隙。林峰的脸,

他临死前那混杂着惊愕、不解和一丝怨怼的眼神,至今仍会闯入赵屿的梦境,

将他拖入负罪感的冰海。“赵队?”李雯的声音将他从回忆中拉了回来。“没事,

”赵屿收回手,声音恢复了惯有的冷静,“开始进行样本采集吧。记住,

严格遵守S-4级生物安全规程。我们不知道,和它一同被冰封的,还有些什么东西。

”这句话,在当时听来,只是一句例行的、严谨的科学警告。没有人会想到,

它竟成了一句……致命的预言。2 白色荒原的低语“曼尼”的到来,

为枯燥而压抑的极地科考生活,注入了一剂强效的兴奋剂。

每一个人都为这个伟大的发现而感到振奋。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

所有人都期待着能从这头小猛犸象身上,挖出震惊世界的秘密。然而,

就在“曼尼”被迎回科考站的第三个夜晚,第一件怪事发生了。负责设备维护的工程师老王,

半夜被一阵刺耳的金属摩擦声惊醒。那声音,

像是某个巨型齿轮在缺少润滑的情况下强行转动,听得人牙酸。

老王是站里资格最老的工程师,对任何机械异响都极为敏感。他立刻穿上衣服,

拿着手电筒巡查了整个站点的动力室和通风系统,结果却一无所获。所有的设备都运转正常,

安静得像一只只沉睡的钢铁巨兽。“可能是极地风造成的共振吧。”老王这样对自己说,

但那种声音,却清晰得仿佛就在他耳边响起。第二天,他把这件事当成笑话在餐厅里讲了。

大家都笑了,没人当真。在极地,因为长时间的与世隔绝和感官剥夺,

出现一些轻微的幻听幻视,是再正常不过的“极地综合症”。赵屿也没有在意。

他正忙着和李雯分析第一批采集到的猛犸象组织样本,初步的DNA测序结果,

让他们兴奋得忘记了时间。但“低语”,并没有就此停止。几天后,

年轻的地质学家陈东在深夜去资料室查阅图纸时,眼角的余光,

瞥见一个巨大的、漆黑的影子,从走廊的尽头一闪而过。“谁?!”陈东吓了一跳,

追了过去。走廊里空空荡荡,只有感应式的照明灯,随着他的脚步,一盏接一盏地亮起,

又在他身后一盏接一盏地熄灭,将他和他自己的影子,拖得忽长忽短。那种感觉,

就像你走在黑暗中,总觉得背后有什么东西,但一回头,却什么都没有。“一定是眼花了。

”陈东骂了一句,强行压下心头的寒意。但从那天起,一种莫名的感觉开始在科考站里蔓延。

队员们开始变得沉默寡言,眼神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和疲惫。许多人抱怨说,

他们总感觉自己好像被什么东西在暗中窥视。那种感觉,就像是走在原始森林里,

被一头潜伏在暗处的顶级掠食者盯上了一样,芒刺在背。一股强烈的、原始的“被捕食感”,

笼罩了整个科考站。紧接着,是声音。不仅仅是老王听到的金属摩擦声,

更多的人开始在深夜里,听到一些奇怪的声音。有时,是若有若无的、野兽般的低沉嘶吼,

那声音不像是地球上任何一种已知的生物,充满了蛮荒和暴戾的气息。有时,

又是某种东西用爪子刮擦金属墙壁的声音,在寂静的极夜里,显得格外清晰和恐怖。恐慌,

像一种无形的病毒,在队员们之间悄然传播。赵屿察觉到了队伍气氛的变化。作为站长,

他必须阻止这种恐慌的蔓延。他召集了所有人开会,用理性和科学,为大家进行心理疏导。

“这是一种典型的‘感官剥夺效应’,”赵屿用平静而令人信服的语气解释道,

“我们的生活环境太过单调,白色、灰色,单调的声音。我们的大脑为了寻求刺激,

会自动‘脑补’出一些不存在的影像和声音。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没什么好怕的。

”他还引用了大量的心理学案例,比如“船员综合症”、“洞穴效应”等等。

会议起到了暂时的作用。大家的情绪似乎稳定了下来。但赵屿自己的内心,

却并不像他表现出来的那么平静。因为,就在前一天晚上,他也被惊醒了。惊醒他的,

不是声音,也不是幻觉。而是一个梦。他又梦到了林峰。这一次,梦境异常的清晰。

林峰就站在他的床边,浑身覆盖着冰雪,脸色青紫,一言不发地看着他。那双眼睛里,

没有了以往的怨怼,只有一种……野兽般的、冰冷的空洞。赵屿从梦中醒来,

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膛。他有一种强烈的直觉,这一切,和那头被命名为“曼尼”的小猛犸象,

脱不了干系。科学家的本能,让他决定暗中展开调查。他秘密调取了科考站所有的监控录像,

一帧一帧地查看。他又检查了空气质量监测系统、水循环系统、甚至是食物的成分。结果,

一无所获。一切数据都显示正常。难道,真的是集体癔症?赵屿的眉头,紧紧地锁了起来。

他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望着窗外被风暴搅动得如同沸腾牛奶般的冰原,

第一次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一丝动摇。或许,有些东西,是现代科学……无法解释的。

就在这时,一声凄厉的、不似人声的惨叫,划破了风雪的呼啸,从生活区的方向传来!

赵屿脸色一变,抓起对讲机,疯了一般地冲了出去!3 雪中的猩红出事的是陈东。

当赵屿和闻讯赶来的队员们撞开陈东的房门时,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得呆住了。

房间里一片狼藉,桌椅被掀翻在地。年轻的地质学家蜷缩在墙角,浑身筛糠般地颤抖着。

他的脸上、手上,满是鲜血,瞳孔放大,充满了极致的恐惧。“别过来!别过来!

”他嘶吼着,双手胡乱地在空中挥舞,仿佛在驱赶着什么看不见的怪物,“滚开!滚开!

没有眼睛的怪物!!”李雯博士一个箭步冲上去,从身后抱住情绪失控的陈东,

将一支镇静剂,狠狠地扎进了他的手臂。陈东的挣扎渐渐微弱下去,最终昏了过去。

“他的手……”一名队员指着陈东,声音发颤。众人这才看清,陈东双手的指甲,

几乎全都翻裂开来,血肉模糊。而在他面前的合金墙壁上,

留下了十几道深深的、交错的抓痕。他,刚才是在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疯狂地攻击墙壁。

“快!送他去医疗室!”赵屿的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在给陈东处理伤口时,

李雯在他的指甲缝里,发现了一些墙壁的涂料碎屑,以及……一些棕色的、极细的绒毛。

李雯将绒毛放在显微镜下,脸色瞬间变得惨白。“赵队,”她抬起头,声音艰涩,

“这是……猛犸象的毛。”赵屿的心,猛地一沉。陈东并没有进入过封存实验室,

他是怎么接触到猛犸象毛的?除非……一个可怕的念头,在赵屿的脑海中闪过——空气传播。

他再也无法用“集体癔症”来麻痹自己了。这不是心理问题,这是生理上的、器质性的病变!

“立刻封锁‘曼尼’所在的地下实验室!任何人不得靠近!”赵屿果断下令,“李雯,

跟我来!我们需要一个答案。”赵屿和李雯再次穿上了最高等级的防护服,

进入了那间弥漫着远古气息的低温实验室。小猛犸象“曼尼”依旧静静地躺在实验台上,

神态安详,仿佛对外界发生的一切毫无知觉。但此刻,在赵屿的眼中,它不再是科学的圣杯,

而是一个潘多拉的魔盒。“如果问题出在它身上,那病原体最可能存在于哪里?”赵屿问道。

“呼吸道、消化道,或者……细胞本身。”李雯的回答冷静而专业。赵屿的目光,

落在了“曼尼”那保存完好的、仿佛还残留着生命余温的皮肤组织上。他用无菌切割刀,

小心翼翼地切下了一小块组织样本,放入密封的培养皿中。这一次,他要进行的,

不是基因测序,而是微生物培养。

他将样本置于一台高精度的、可以模拟生物体内环境的分析仪中。这台仪器,

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检测出样本中是否存在任何活跃的微生物。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分析仪发出低沉的嗡鸣,赵屿和李雯则死死地盯着屏幕上的数据流,连大气都不敢喘。起初,

一切正常。样本中的细胞,因为解冻,正在缓慢地凋亡。但就在样本的核心温度,

上升到零上四度左右时——也就是地球上绝大多数生命最适宜的温度——异变,陡然发生!

屏幕上,代表微生物活性的指数,突然像火箭一样,开始疯狂地飙升!“那是什么?!

”李雯失声叫道。在连接着分析仪的电子显微镜画面中,他们清晰地看到,

在那些已经死亡的猛犸象细胞间隙里,一些原本处于休眠状态的、形态奇特的微小颗粒,

仿佛收到了某种指令,瞬间“苏醒”了!它们舒展开身体,

露出了螺旋状的、如同鞭毛般的结构。它们开始分裂、繁殖,速度快得令人头皮发麻。

短短几分钟内,它们的数量就呈几何级数增长,形成了一片灰色的、蠕动着的菌毯。

这是一种细菌。一种在永冻土中沉睡了四万年,直到今天,才重见天日的……史前细菌。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