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瑶回到掖庭,像往常一样准备继续做着杂役。
然而,她不知道的是,在这看似平静的宫廷中,一场更大的风暴正悄然酝酿。
新君在听闻她的事迹后,心中对这个聪慧的宫女充满好奇,己决定暗中观察她。
而苏瑶,依旧为躲避柳嬷嬷的后续报复而担忧,浑然不知自己己进入新君的视线。
这日,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宫廷的石板路上,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影。
苏瑶如往常一般,穿梭在掖庭与各宫室之间,执行着她的杂役任务。
她步伐轻盈,眼神灵动,时刻留意着周围的动静,以防柳嬷嬷再次使坏。
在一处偏殿外,新君身着便服,正与身旁的贴身太监低语。
“去查查那个宫女,就是前日巧妙化解密函危机的。
朕倒要看看,她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新君目光深邃,透着一股难以捉摸的威严。
“是,陛下。”
贴身太监恭敬地应道,旋即退下。
此后几日,新君时常在暗处观察苏瑶。
他看到苏瑶在面对其他宫女的刁难时,不怒反笑,用巧妙的言辞化解矛盾;看到苏瑶在繁重的杂役中,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各项事务,从无差错;还看到苏瑶在闲暇之余,会偷偷翻看一些从藏书阁角落寻来的旧书,眼神中透着对知识的渴望。
新君越发觉得这个宫女不简单,心中对她的欣赏又多了几分。
终于,在一个午后,新君决定召见苏瑶。
“苏瑶接旨!”
一名太监高声宣道。
正在劳作的苏瑶心中一惊,赶忙放下手中的活计,跪地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着宫女苏瑶即刻前往御书房觐见,钦此!”
苏瑶心中满是疑惑,但圣命难违,她匆忙整理了一下衣衫,跟着太监前往御书房。
一路上,她的心怦怦首跳,暗自思忖着新君召见自己的缘由。
踏入御书房,苏瑶只觉一股浓郁的墨香扑面而来。
书架林立,摆满了各类书籍。
新君正坐在书桌后,翻阅着奏章。
“民女苏瑶,参见陛下。”
苏瑶恭敬地跪地行礼,声音清脆却不失沉稳。
“起来吧。”
新君放下奏章,目光落在苏瑶身上,上下打量着她。
只见苏瑶虽身着朴素的宫女服饰,但眼神清澈坚定,举止间透着一股别样的气质。
“朕听闻你前日化解了一场密函危机,手段颇为巧妙。
你且说说,当时是如何想到应对之策的?”
新君的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苏瑶定了定神,缓缓说道:“回陛下,民女只是觉得此事蹊跷,那柳嬷嬷向来与民女不合,怎会突然将如此重要的密函交予民女。
加之民女曾听闻一些宫廷旧事,知晓御花园假山后有备用密函,才斗胆一试。”
新君微微点头,又问道:“那你对如今这宫廷局势,有何见解?”
苏瑶心中一凛,她深知这是一个关键的时刻,自己的回答或许会改变命运。
略作思索后,她说道:“陛下,如今宫廷各方势力错综复杂,外戚、宦官、文官、武官各怀心思。
底层宫女太监们为求生存,也常陷入争斗。
长此以往,恐对陛下的统治不利。”
新君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没想到一个小小宫女,竟能对宫廷局势有如此清晰的认识。
“那依你之见,该如何应对?”
苏瑶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陛下可恩威并施,一方面对忠心耿耿者加以赏赐,树立榜样;另一方面,对那些妄图结党营私者,严惩不贷。
同时,也可适当提拔一些出身低微却有才能之人,打破现有势力的平衡。”
新君听闻,陷入沉思。
苏瑶的一番话,虽略显稚嫩,但却切中要害。
他越发觉得这个宫女是个可造之材。
然而,宫廷规矩森严,苏瑶出身卑微,想要重用她,必然会遭到诸多反对。
新君心中权衡着利弊,目光再次落在苏瑶身上。
苏瑶感受到新君的目光,心中忐忑不安。
她不知道新君会如何安排自己,也不知道这是否是自己改变命运、展开复仇计划的契机。
御书房内,气氛一时有些凝重。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苏瑶和新君身上,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线,仿佛时间都在此刻凝固。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