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游话外 > > 每次见你都如初见(咖啡林晚)全本免费小说_新热门小说每次见你都如初见咖啡林晚
都市小说连载
网文大咖“KOMOREBIG”最新创作上线的小说《每次见你都如初见》,是质量非常高的一部现实情感,咖啡林晚是文里的关键人物,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每次见你都如初见》是一本现实情感,虐文小说,主角分别是林晚,咖啡,由网络作家“KOMOREBIG”所著,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本站纯净无广告,欢迎阅读!本书共计6243字,1章节,更新日期为2025-09-24 22:14:43。该作品目前在本网 sjyso.com上完结。小说详情介绍:每次见你都如初见
主角:咖啡,林晚 更新:2025-09-25 02:34:29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这座城市仿佛被浸泡在了一场永无止境的细雨里。至少,在林晚的记忆中,
与那个男人相关的片段,总是湿漉漉的。“叮铃——”下午三点一刻,
咖啡馆门楣上的铜制风铃发出清脆而略显沉闷的响声,精准得如同报时的钟摆。
林晚正弯腰擦拭着已经光可鉴人的吧台,闻声直起身,目光习惯性地投向门口。果然是他。
细雨织成的幕布外,一个高挑的身影推门而入,
带进一股混合着泥土青草和潮湿水汽的微凉空气。他穿着一件质感很好的驼色风衣,
肩头被雨水洇出深色的痕迹,像不经意间点缀的暗纹。他微微侧身,
熟练地将收拢的黑色长伞放入门边的伞桶,动作从容不迫,
与窗外匆忙躲雨的行人形成鲜明对比。这是“拾光咖啡馆”开业第三年的一个寻常午后,
也是这个男人在雨天里,准时出现的第无数个下午。林晚,作为这里资历最老的店员,
几乎见证了他每一次的到访。她从大学二年级开始在这里打工,如今已临近毕业,时光荏苒,
连咖啡馆的装潢都细微地改变了几次,唯有他这个习惯,雷打不动。
他径直走向那个靠窗的、可以俯瞰街角一隅的固定位置。那是店里最安静,
视野也最好的角落。他脱下风衣,仔细地搭在柚木椅的椅背上,然后走向柜台。“一杯美式,
谢谢。”他的声音温和,带着一点被雨浸过的清冽,像溪水流过卵石。林晚点点头,
没有说话。不需要问“几位”,也不需要确认“是否打包”。这已经成为他们之间,或者说,
成为林晚单方面熟稔于心的仪式。她转身操作起意式咖啡机,磨豆机发出低沉的嗡鸣,
咖啡豆被碾碎的瞬间,浓郁的香气迸发出来。她做了两杯。两杯一模一样的美式咖啡,
深褐色的液体在厚重的白瓷杯里微微荡漾,散发着焦香与微酸的热气。
他将两杯咖啡端到那张小圆桌上。一杯放在自己面前,一杯放在对面。然后他坐下,
有时会从随身携带的帆布包里拿出一本厚厚的书,纸张泛黄,
边角微卷;有时则只是静静地望着窗外,目光穿过蜿蜒雨痕的玻璃,投向不知名的远方,
神情专注而遥远,仿佛在观看一场只有他能懂的无声电影。对面的那杯咖啡,
就这样陪伴着他。热气从最初的氤氲盘旋,到渐渐稀薄,最终彻底消散,杯壁变得冰凉。
他从不会去碰它,直到杯中的液体彻底失去温度,他才会起身,穿上风衣,拿起伞,
悄然离开,如同他来时一样安静。三年了。林晚最初只是觉得奇怪。
一个英俊、气质出众的男人,为何总在雨天独自一人,点两杯咖啡,
进行一场注定缺席的对饮?她曾和店里的其他同事偷偷猜测过。
新来的兼职小妹小雯曾双眼放光地低语:“晚姐,他是不是在等什么人?
比如……曾经的女朋友?他们一定是在这样的雨天分手,或者约定再见,但那个女孩没来?
”年轻的咖啡师阿哲则更现实一些:“也许是某种心理寄托?或者就是个怪癖?
有钱人的世界我们不懂。”林晚只是听着,不置可否。她比他们观察得更久。
她注意到他阅读时微微蹙起的眉心,
注意到他望向窗外时眼底一闪而过的、连他自己可能都未曾察觉的哀伤,
注意到他修长手指无意识轻叩桌面的节奏。这些细微的举动,像散落的拼图碎片,
慢勾勒出一个模糊的轮廓——一个背负着沉重过往、用沉默和仪式感来纪念某种失去的男人。
这种观察,从最初的好奇,渐渐变成了一种习惯,甚至成了她在这家咖啡馆工作的一部分。
雨季来临时,她会不自觉地期待那声“叮铃”;天气放晴,她反而会觉得店里少了点什么。
他的存在,像窗外规律的雨声,成了她生活背景音里稳定的一部分。她不知道他的名字,
不知道他的职业,不知道那杯冷却的咖啡究竟为谁而留。她只知道,这个雨天的常客,
身上有一种让人安静下来,却又忍不住想去探究的故事感。时间步入深秋,
雨下得愈发缠绵而清冷。梧桐树叶大片大片地凋落,黏在湿漉漉的柏油路上,
被行人车辆碾成褐色的碎片。这天下午,雨势比往常急了些,哗哗地敲打着玻璃窗。
他比平日晚到了将近半小时,推门进来时,风衣的下摆溅上了泥点,发梢也湿得更厉害些,
神情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匆忙。照例的点单,照例的两杯美式。他端着托盘走向老位置,
一切似乎都与往常无异。林晚像往常一样,在吧台后忙碌,擦拭杯子,准备配料,
眼角的余光却总能准确地捕捉到那个角落的身影。他今天没有看书,也没有看窗外,
只是低着头,像是在沉思,又像是在小憩。窗外的天光昏暗,
咖啡馆内暖黄的灯光落在他身上,勾勒出一种孤独的柔和。坐了大概一个小时,他起身,
穿上风衣,准备离开。当他走到柜台边,习惯性地将手伸进风衣内侧口袋时,动作却顿住了。
他又摸了摸其他几个口袋,脸上的从容渐渐被一丝凝滞取代。林晚停下手中的活,
安静地看着他。他抬起头,对上林晚的目光,露出一抹略带歉意的笑容,
那笑容里有些许尴尬:“不好意思,今天好像……忘带钱包了。”他的声音依旧温和,
但林晚敏锐地捕捉到了其中一闪而过的懊恼。这对于一向从容的他来说,是极少见的神情。
“没关系,”林晚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声音轻快地说,“下次再给就好了。
”她转身打开自己放在柜台下的背包,拿出一个可爱的卡通零钱盒,
利落地数出刚好够两杯美式的钞票,放进了收银机。这点信任,在三年的默默注视里,
早已生根发芽。她甚至觉得,能为他解这一个小小的围,是件隐秘而愉快的事情。
他显然有些意外,怔了一下,随即真诚地道谢:“谢谢,下次一定补上。给你添麻烦了。
”“不麻烦的。”林晚微笑着摇头。他再次道谢,转身走向门口。手已经触到了门把,
风铃即将被摇响。那一刻,一股强烈的、积压了许久的冲动,猛地攫住了林晚的心脏。
那个问题,在她心里盘旋了三年,像一只被困住的鸟,迫切地想要冲破牢笼。“先生!
”她脱口而出,声音因为紧张而比平时高了一些。他停住脚步,疑惑地回过头。
林晚的脸颊有些发烫,她指了指窗外那个依然放着两杯咖啡的座位,
尤其是那张空荡荡的椅子,鼓起勇气问道:“那杯咖啡……是在等什么人吗?”问完这句话,
她几乎能听到自己咚咚的心跳声。她觉得自己唐突了,
逾越了店员和顾客之间那道无形的界限。他显然没料到她会问这个。他愣了一下,
眼底掠过一丝极其复杂的情绪,像是平静湖面被投下一颗石子,涟漪层层荡开。有惊讶,
有追忆,还有一种深可见骨的、被小心翼翼掩藏起来的伤感。但那情绪很快便收敛了,
化为一种近乎温柔的浅淡笑意,浮现在他的嘴角,却未完全抵达眼底。“嗯,”他转过身,
正面朝着林晚,声音很轻,仿佛怕惊扰了什么,“在等一个人。”他顿了顿,
目光似乎透过林晚,看向了更遥远的过去,然后清晰地、带着一种认命般的平静,
补充道:“但她永远不会来了。”“叮铃——”风铃响起,门被推开又合上。
他的身影融入门外的雨幕,消失不见。柜台后,林晚却久久无法回神。“永远不会来了。
”这句话像一枚冰冷的针,轻轻刺入了她的心口。是逝去了吗?还是彻底地离开了?
那个“她”,对他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是刻骨铭心的恋人?是无法挽回的亲人?
那温柔笑容背后所承载的重量,她似乎终于触碰到了一点点边缘,却感觉那重量,
沉得让人窒息。同时,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感也在悄然滋生。他愿意回答她这个冒昧的问题,
是不是意味着,他们之间那种纯粹的店员与顾客的关系,发生了某种微妙的改变?那一天,
咖啡馆里咖啡的香气似乎格外浓郁,窗外的雨声也格外清晰。林晚的心,乱了。
自那次“钱包事件”和那句石破天惊的“她永远不会来了”之后,
顾怀信——林晚终于知道了他的名字,在一次他接听电话时无意中听到的——再来咖啡馆时,
他们之间似乎有了一层心照不宣的默契。他依然只在雨天才出现,依然点两杯美式,
一杯自饮,一杯留给虚空。但点单时,他会自然地对她微笑,
有时会简短地评论一句“今天雨不小”或者“天气凉了”。林晚也会回应一个笑容,
试着多聊一两句,比如“是啊,路上小心”或者“我们新换了一款豆子,味道更醇厚一些”。
交流的阀门一旦打开,细流便渐渐汇聚成溪。有时,雨下得绵长,咖啡馆里客人稀少,
时光仿佛也慢了下来。他会比平时多坐一会儿。林晚如果不太忙,会趁休息的间隙,
端着一杯水,走到他座位附近,隔着适当的距离,试探性地问:“在看什么书?
”他会将书的封面展示给她看,可能是木心的散文,也可能是某本冷门的外国小说。
如果林晚表现出兴趣,他会分享一两个书中的观点,语气平和,循循善诱,
像一位耐心的学长。他知识渊博,涉猎广泛,但从不卖弄,
网友评论
资讯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