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趣游话外!手机版

趣游话外 > > 一枚玉镯,掀开尘封26年的惊天冤案(刘国强顾晓婉)完结版小说全文免费阅读_最新小说一枚玉镯,掀开尘封26年的惊天冤案(刘国强顾晓婉)

一枚玉镯,掀开尘封26年的惊天冤案(刘国强顾晓婉)完结版小说全文免费阅读_最新小说一枚玉镯,掀开尘封26年的惊天冤案(刘国强顾晓婉)

爱吃明前茶的范平 著

都市小说连载

现实情感《一枚玉镯,掀开尘封26年的惊天冤案》,讲述主角刘国强顾晓婉的爱恨纠葛,作者“爱吃明前茶的范平”倾心编著中,本站纯净无广告,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主角是顾晓婉,刘国强,玉镯的现实情感,爽文小说《一枚玉镯,掀开尘封26年的惊天冤案》,这是网络小说家“爱吃明前茶的范平”的又一力作,故事充满了爱情与冒险,本站无广告TXT全本,精彩内容欢迎阅读!本书共计17205字,1章节,更新日期为2025-09-25 11:50:22。该作品目前在本网 sjyso.com上完结。小说详情介绍:一枚玉镯,掀开尘封26年的惊天冤案

主角:刘国强,顾晓婉   更新:2025-09-25 13:48:22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我至今还恨着那个乡下寡妇。26年前,她用一个破玉镯,骗走了我全部的积蓄。

我一直以为那是上当受骗,这辈子都会活在懊悔里。直到女儿的大学导师来家访,

目光触及那玉镯时,脸色瞬间煞白。她嘴唇颤抖,像是看见了什么惊天秘密。我心头一紧,

隐约觉得有什么不对劲。那不仅仅是惊讶,更像是巨大的恐惧与压抑。我突然意识到,

这玉镯背后,藏着的不止是我的悔恨。而是一个我从未敢想象过的,血淋淋的真相。

01客厅里弥漫着上好龙井的清香,混杂着我精心烤制的黄油曲奇的甜腻气味。

一切都恰到好处,一如我这二十多年来维持的体面生活。我叫陈丽,五十出头,

丈夫是大学里受人尊敬的老教授,女儿陈思雨争气,就读于国内顶尖的艺术史专业。

我的人生,在旁人眼中,是一块被打磨得光洁无瑕的美玉。只有我自己知道,这块玉上,

有一道深入骨髓的裂痕。那道裂痕,就是我手腕上这枚戴了二十六年的玉镯。它色泽暗沉,

样式古朴,在我众多价值不菲的首饰中,显得格格不入,甚至有些寒酸。我戴着它,

不是因为喜欢,而是为了提醒自己,永远不要忘记那份被愚弄的耻辱。

女儿思雨领着她的导师顾晓婉进门时,我正将一盘切好的水果端上茶几。“妈,

这是我的导师,顾晓婉教授。”思雨的声音里带着年轻女孩特有的活泼。我抬起头,

对上一双温婉却又锐利的眼睛。顾晓婉很年轻,三十出头的模样,气质清雅,

像一株雨后空谷里的兰花。“顾教授,快请坐,早就听思雨提起您,真是年轻有为。

”我露出标准的、无可挑剔的笑容,客气地招呼着。“阿姨您太客气了,叫我晓婉就好。

”她的声音也很好听,温润如玉。寒暄几句后,气氛融洽起来。我端起茶壶,准备为她续水。

手腕抬起的瞬间,那枚玉镯从我的衣袖下滑出,暴露在灯光下。顾晓婉的目光,就在那一刻,

凝固了。她原本正含笑说着思雨在学校的趣事,话音却戛然而止。那双锐利的眼睛,

此刻死死地钉在我手腕的玉镯上,瞳孔在瞬间放大。我注意到,她端着茶杯的手指,

不易察觉地收紧了,指节泛出白色。客厅里温暖的空气仿佛被抽空,只剩下令人窒息的安静。

“晓婉?”我试探着开口,心头莫名一紧。她的反应太过剧烈,

完全超出了一个艺术史教授对一件普通玉器的正常好奇。顾晓婉像是被惊醒,

猛地抬起头看我。她的脸色煞白,嘴唇微微颤抖着,眼神里是来不及掩饰的巨大震惊,

甚至还夹杂着一丝……恐惧?“阿姨,您这个手镯……”她开口,声音干涩,

带着明显的颤音。她似乎想伸出手来触碰,但指尖在离我手腕几公分的地方,

又像被无形的火焰烫到一般,猛地缩了回去。这番动作,

彻底点燃了我心中压抑了二十六年的火。这玉镯是我的耻辱,是扎在我心头的一根毒刺。

我最不愿提及的,就是它。顾晓婉的反应,像一把盐,狠狠地撒在了我尚未愈合的伤口上。

“哦,这个啊。”我刻意用一种轻描淡写的、充满不屑的语气说,“一个破玩意儿,

不值一提。”我甚至故意晃了晃手腕,让那玉镯发出一声沉闷的碰撞声,像是在嘲弄它,

也在嘲弄当年的我自己。“妈!”思雨察觉到我的情绪不对,轻轻拽了拽我的衣角,

眼神里带着不解和劝阻。我没理她,目光直直地看着顾晓婉,带着一种近乎挑衅的审视。

我倒要看看,一个象牙塔里的年轻教授,能对一个乡下骗子的道具,看出什么花来。

顾晓婉没有被我的态度激怒。她深吸一口气,似乎在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

她再次看向那玉镯,眼神变得极其复杂,震惊、疑问、探究,

甚至还有一种我看不懂的……怜悯。怜悯?她凭什么怜悯我?

就因为我戴着这么一个象征着愚蠢和轻信的破烂?一股无名火直冲我的脑门。

“顾教授是对这种乡下骗子糊弄人的玩意儿有研究?”我的声音冷了下来,

话语里的尖刺毫不掩饰。“阿姨,您误会了。”顾晓婉的脸色依旧苍白,

她勉强挤出一个笑容,却比哭还要难看,“我只是觉得……这个玉镯,很特别。”“特别?

特别在哪儿?特别能骗钱吗?”我冷笑一声,二十六年的怨气,

在这一刻找到了一个宣泄的出口。我恨那个寡妇,

也恨那个被三言两语就骗走所有积蓄的、天真到愚蠢的自己。顾晓婉的嘴唇动了动,

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咽了回去。她看向我的眼神,充满了欲言又止的挣扎。这种眼神,

让我更加烦躁。有话就说,这种吞吞吐吐的姿态,像是在可怜一个无知的人。最终,

她只是摇了摇头,轻声说:“阿姨,这个玉镯……它有故事。改天,我希望能和您单独聊聊。

”说完,她便匆匆找了个借口,说学校还有急事,起身告辞。思雨有些错愕,

但还是礼貌地将她送到门口。临走前,顾晓婉又回头,深深地看了我手腕上的玉镯一眼。

那眼神,沉重得像一块巨石,压得我有些喘不过气。我僵在原地,看着她消失在楼道的背影,

心里怒火与疑虑交织翻滚。一个破玉镯,到底有什么魔力?能让一个见多识广的大学教授,

失态至此?这背后,到底还藏着什么?我的心,在愤怒和羞辱之后,

第一次对这个我憎恨了二十六年的物件,产生了强烈的猜疑。02送走顾晓婉,

客厅里又恢复了安静。丈夫从书房走出来,关切地问:“怎么了?看你脸色不太好。

”我摇摇头,敷衍道:“没事,可能有点累了。”思雨走回来,脸上带着担忧和不解:“妈,

你刚才对顾老师的态度也太……她是不是说了什么让你不高兴的话?”“没有。

”我生硬地打断她,“一个手镯而已,大惊小怪。”我不想解释。我无法对任何人,

包括我最亲密的家人,坦诚那段愚蠢的过去。那是我人生中唯一一个无法抹去的污点,

是我完美履历上的一处败笔。夜深了,丈夫和女儿都已入睡。我一个人坐在黑暗的客厅里,

就着窗外透进来的清冷月光,反复端详手腕上的玉镯。这二十六年来,

我从未如此仔细地看过它。在我的记忆里,

它一直都是“粗糙”、“破烂”、“不值钱”的代名词。可此刻,在月光下,

它呈现出一种温润内敛的光泽。玉质细腻,颜色是那种很深的、带着些许墨色的绿,

古朴而沉静。镯身上似乎雕刻着一些极其细微的纹路,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我的指腹轻轻摩挲着那些纹路,一种冰凉又温热的触感,从指尖传来,

奇异地抚平了我内心的烦躁。尘封的记忆,如同被打开了闸门的洪水,汹涌而来。

二十六年前,我大学毕业,响应号召,被分配到那个贫瘠偏远的小山村支教。那时的我,

二十二岁,眼睛里闪烁着对未来的所有美好想象。我以为自己是去播撒知识和希望的,

却没想到,现实给了我当头一棒。我遇到了那个寡妇。她叫什么名字,我已经记不清了,

只记得她总是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旧衣服,面容憔悴,眼神躲闪,

永远一副被生活压垮了的卑微模样。她就住在我支教的小学旁边那间破败的土屋里,

带着一个瘦小的男孩。有一天,她找到了我。她说,孩子病了,急需一笔钱去县城看病。

她哭得涕泪横流,说家里已经山穷水尽,实在没有办法,

只能“忍痛”卖掉这枚祖上传下来的玉镯。她把玉镯塞到我手里,那双粗糙冰冷的手,

抓得我生疼。她的眼神,我至今还记得,充满了绝望、恳求,

还有一丝我当时没看懂的……决绝。我那时刚出校门,哪里见过这种阵仗。

看着她怀里那个面黄肌瘦、气息奄奄的孩子,我的心一下子就软了。

我拿出了我工作后攒下的所有积蓄,整整八百块钱。在九十年代初,那是一笔巨款,

是我原本打算寄回家,让父母在村里盖新房的钱。我把钱塞给她,她千恩万谢,

几乎要给我跪下。我当时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天大的善事,拯救了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

我甚至为自己能拥有这样一枚“祖传”的玉镯而感到一丝窃喜。然而,没过几天,

我就从乡里人的闲言碎语中听到了另一个版本。有人说,那个寡妇根本没带孩子去县城看病,

孩子得的只是普通感冒。有人说,她拿着那笔钱,给自己和孩子添置了新衣,

生活一下子“好转”起来。更有人当着我的面,指着我手腕上的玉镯,嗤笑着说:“陈老师,

你被骗了,这玩意儿就是块不值钱的石头,村里后山多的是!”那些话,像一把把尖刀,

将我那颗充满理想主义的心,捅得千疮百孔。我冲到那间土屋,却发现早已人去楼空。

她带着孩子,消失了。那一刻,我如同五雷轰顶。巨大的屈辱、愤怒和失望,

像潮水一样将我淹没。我不是心疼那笔钱,我心疼的是我那份被肆意践踏的善良和信任。

从那以后,我的人生轨迹彻底改变了。我变得多疑、刻薄,不再轻易相信任何人。

我很快就申请调离了那个让我心灰意冷的山村,回到了城市。我拼命工作,嫁人,生子,

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一个精明、干练、不会再被任何人欺骗的“成功人士”。而这枚玉镯,

我没有扔掉。我选择戴着它,让这份耻辱感时时刻刻提醒我,人可以善良,但不能愚蠢。

月光下,我摩挲着玉镯,指尖传来一阵奇异的温热。这二十六年来,它一直都是冰冷的,

像我那颗被冰封的心。今晚,它为什么会发热?还是说,只是我的错觉?我的脑海里,

不受控制地回想起寡妇那双决绝的眼睛。一个骗子,在行骗时,会有那样的眼神吗?

一个骗子,会把“骗局”的道具,做得如此……精致吗?难道,我真的错怪了她?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我自己都吓了一跳。不,不可能。我恨了她二十六年,

怎么可能是我错了?可顾晓婉那惊恐的眼神,又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她一个艺术史的教授,

不可能看走眼。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悸动,在我心中涌起。我突然迫切地想知道,

这个玉镯背后,到底藏着什么故事。这个我恨了半辈子的人,到底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子,

还是……另有隐情?我的心,乱了。03那一夜,我辗转反侧,彻夜未眠。

手腕上的玉镯仿佛有了生命,时而冰冷,时而温热,像一个幽灵,缠绕着我,不让我安宁。

二十六年的怨恨,像一座坚固的堤坝,在顾晓婉惊恐的眼神和玉镯奇异的触感下,

出现了一丝裂缝。真相的洪水,似乎随时都会冲垮我用半生构建起来的认知。天快亮时,

我才迷迷糊糊睡去,却又被噩梦惊醒。梦里,是那个寡妇苍白的脸,

她一遍又一遍地对我说着什么,我却怎么也听不清。清晨,我顶着两个浓重的黑眼圈,

心烦意乱地准备着早餐。丈夫看我魂不守舍的样子,担忧地问:“丽丽,你到底怎么了?

是不是哪里不舒服?”我摇摇头,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没事,就是没睡好。

”我怎么跟他说?说我被一个戴了二十六年的“耻辱”标记搅乱了心神?

说我开始怀疑自己恨了半辈子的人,可能不是骗子?这太荒谬了。一整天,我都心神不宁。

做家务时打碎了盘子,看电视时也完全看不进去。

脑子里反复回放着顾晓婉的反应和过去的回忆。那份被尘封的屈辱和不甘,

与新生的巨大疑团,在我心里反复拉扯,几乎要将我撕裂。直到深夜,

就在我准备吃安眠药强迫自己入睡时,手机铃声突兀地响起。在寂静的夜里,

那声音显得格外刺耳。我拿起手机,屏幕上跳动着一个陌生的号码。我的心,猛地一跳。

直觉告诉我,是她。我深吸一口气,按下了接听键。“喂?”我的声音有些沙哑。“阿姨,

您好,我是顾晓婉。”电话那头,传来她低沉而清晰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果然是她。“这么晚了,顾教授有什么事吗?”我的语气里,不自觉地带上了戒备和嘲讽。

仿佛只有这样,才能掩饰我内心的慌乱。“阿姨,我知道这么晚打扰您很冒昧。

”顾晓婉的语速很快,似乎怕我随时会挂断电话,“关于您那枚玉镯的事,我考虑了一整天,

觉得必须和您详细谈谈。这件事……可能牵扯很大。”“牵扯很大?”我冷笑一声,

积压的火气再次上涌,“牵扯再大,不也就是个骗局吗?

顾教授是想给我上一堂防诈骗的科普课?”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

我能听到她压抑的、有些急促的呼吸声。就在我以为她会放弃时,她再次开口,

语气变得无比坚定,一字一句,像钉子一样砸进我的耳朵里。“不,阿姨,它不是骗局。

”“它是一枚……承载着冤屈和守护的信物。”“更可能……是一把钥匙。”钥匙?信物?

这几个词,像一道惊雷,在我脑中轰然炸开。我感觉自己的呼吸都停滞了。手腕上的玉镯,

在这一刻,仿佛瞬间变得沉重无比,压得我的手都抬不起来。我握着电话,

手指因为用力而发白,一句话也说不出来。顾晓婉似乎感受到了我的震惊,声音放缓了一些,

但依然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郑重。“阿姨,我研究古代玉器多年,

曾在一个已经失落的望族史料中,见过关于一枚相似玉镯的描述和拓片。

”“如果我没有认错,您手上这枚,就是那枚传说中下落不明的传家宝。”“它背后,

牵扯着一个在特殊年代被抄家、成员离散的显赫家族。”“更关键的是,

根据家族史料的零星记载,它可能……隐藏着那个家族一笔巨大财产的线索,

或者某个足以打败历史的重要秘密。”我的大脑一片空白。我像是听天书一样,

听着顾晓婉说着那些我从未接触过的词汇:望族、抄家、传家宝、秘密……这一切,

都和我记忆中那个衣衫褴褛、满脸菜色的乡下寡妇,形成了无比荒谬又强烈的对比。

一个骗子,怎么会和这些扯上关系?“阿姨,”顾晓婉的声音里,带上了一丝恳切的请求,

“我知道这一切对您来说,可能很难以置信。明天上午,能否请您来学校一趟?

我找到了一些相关的资料,我想,您看过之后,一切就都明白了。”我机械地挂断了电话。

整个人还处在巨大的冲击中,无法动弹。我低头,看着手腕上那枚在黑暗中泛着幽光的玉镯。

过去的二十六年,我一直戴着一个被我唾弃的“耻辱”。我用它来惩罚自己的愚蠢,

用它来提醒自己世道的险恶。我从未想过,它可能根本不是一个骗局的道具。它是一把钥匙。

一把,即将开启一个惊天秘密的钥匙。我恨了二十六年的那个人,那个我以为的骗子,

她当年递给我这枚玉镯时,那决绝的眼神……到底意味着什么?我感觉自己的世界观,

在这一夜,被彻底打败,然后轰然倒塌。04第二天,我破天荒地没有为家人准备早餐。

我对着镜子,看着里面那个面色憔悴、眼神涣散的女人,感到一阵陌生。

我换上一身得体的衣服,努力让自己看起来镇定一些,然后开车前往女儿的大学。一路上,

我的心跳得飞快。期待、恐惧、怀疑、悔恨……各种情绪在我胸中翻江倒海。

我即将要去面对的,可能是一个会彻底改写我过去二十六年人生的真相。

大学图书馆的特藏室里,顾晓婉早已在等我。她看起来也一夜未眠,眼下有淡淡的青色,

但眼神却异常明亮。她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将我引到一张长桌前。桌子上,

铺满了各种泛黄的档案、文献,还有一些装裱起来的黑白老照片。“阿姨,您请看。

”顾晓婉戴上白手套,小心翼翼地拿起其中一张照片。照片已经发黄,边缘卷曲,

但画面依然清晰。那是一张家族合影,背景是雕梁画栋的中式庭院。照片正中,

坐着一位气度不凡的老者,周围簇拥着一群穿着旗袍和长衫的男男女女。顾晓婉的手指,

轻轻点在其中一位年轻女子的身上。那女子大约二十岁出头的年纪,梳着时兴的发髻,

穿着一件素雅的旗袍,眉眼弯弯,气质娴静,是典型的大家闺秀。我的目光,

瞬间被她手腕上戴着的东西吸引了。那赫然是一枚玉镯。虽然照片是黑白的,

但我能清晰地辨认出,那玉镯的样式、宽窄,甚至连那古朴的韵味,都和我手腕上的这枚,

一模一样!我的呼吸一窒,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这枚玉镯,

名叫‘碧水流云’。”顾晓婉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平静却带着巨大的穿透力,

“是清末江南一个显赫的丝绸世家——林家的传家之宝。只传给长房长媳,

代表着家族主母的地位和财富的掌管权。”她顿了顿,放下照片,

又拿起一份打印出来的户籍资料,递到我面前。然后,她抛出了一个真正的重磅炸弹。

“阿姨,您还记得二十六年前,那个卖给您玉镯的寡妇,叫什么名字吗?

”我的大脑轰鸣作响。那个名字,我以为我早就忘了。可是在这一刻,

却无比清晰地从记忆的深处浮现出来。她当时在介绍自己的时候,怯生生地说过一次。她说,

她叫……“林……婉清?”我颤抖着,几乎是用气声说出了这个名字。“没错。

”顾晓婉的目光紧紧锁定我,“就是林婉清。”她指着那份户籍资料上,

一个与照片中大家闺秀同名的名字。姓氏,也完全吻合。那个我恨了二十六年的乡下寡妇,

竟然就是照片上这位出身显赫的林家大小姐!这怎么可能?!我猛地摇头,

完全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我失声喊道,“我见到的她,衣衫褴褛,

面带菜色,住在快要塌了的土屋里,又瘦又小,哪里有半分大家闺秀的样子!

她们根本不是同一个人!”记忆中那个卑微畏缩的形象,和照片上这个优雅从容的千金小姐,

无论如何也无法重叠在一起。“阿姨,您冷静一点。”顾晓婉扶住我摇摇欲坠的身体,

语气里带着深深的叹息,“特殊年代,林家遭遇了巨大的变故。一夜之间,家产被查抄,

家人或受迫害离世,或四散逃亡。曾经的锦衣玉食,都化作了过眼云烟。

”“林婉清作为林家的长女,为了避祸,

也为了保护这枚象征着家族最后尊严的‘碧水流云’,只能隐姓埋名,流落乡野。

她刻意让自己变得粗鄙、落魄,正是为了不引人注意。

”“‘碧水流云’在当年的查抄清单上,被记录为‘遗失’。这么多年,

一直有很多人在秘密地寻找它,不光是为了它本身的价值,更是因为它背后可能牵连的秘密。

包括……我自己。”我呆呆地看着桌上的照片和资料,脑子里乱成一团浆糊。原来,

她不是骗子。原来,她是落难的凤凰。原来,我当年遇到的,不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

而是一个时代悲剧的缩影。顾晓婉推测说:“当年,她把玉镯‘卖’给您,

或许根本不是为了骗钱。在那种走投无路的境地下,这更像是一种……迫不得已的‘托付’。

”“托付”……这两个字,像一把重锤,狠狠地砸在我的心上。我回想起她把玉镯塞给我时,

那冰冷的手和决绝的眼神。我回想起我把钱给她时,她那如释重负又带着无尽悲哀的表情。

我一直以为,那是骗子得手后的伪装。现在想来,那分明是一个母亲在绝境中,

为孩子、为家族信物找到一条生路后的……解脱。而我,这个自以为是的“受害者”,

这二十六年来,都在用最恶毒的心思,去揣测一个用生命在守护的人。我的恨意,我的怨念,

在此刻,显得那么的可笑,那么的荒谬。一股巨大的、铺天盖地的愧疚感,瞬间将我淹没。

我不仅错怪了她,我还带着这份源于无知的偏见,刻薄地、怨恨地活了半生。我捂住脸,

滚烫的泪水从指缝间涌出。我不是被骗了。我是……辜负了。

辜负了一份沉甸甸的、来自绝境的信任。05图书馆里安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那心跳声,一声声,都像是在控诉我的愚蠢和刻薄。我花了很长时间,

才从巨大的震惊和愧疚中稍微平复下来。我抬起红肿的眼睛,看着顾晓婉,

声音沙哑地问:“那她……后来怎么样了?她为什么要这么做?如果只是为了托付,

她为什么不告诉我真相?”顾晓婉的眼神黯淡下来,充满了悲悯。她又翻开了另一份资料,

那是一份当年村庄的旧档案,和一些她自己走访调查后整理的笔记。“阿姨,林婉清的苦,

比我们想象的要深得多。”顾晓婉的声音很轻,却字字泣血。“林家出事后,

林婉清的丈夫被批斗致死,她的父母也在不久后抑郁而终。她一个人,

带着尚在襁褓中的儿子,九死一生,才从那场风暴中逃了出来,流落到那个偏僻的山村。

”“她藏起了所有能证明自己身份的东西,只留下这枚‘碧水流云’,

因为这是她母亲临终前交给她的,是林家最后的念想和根。”“她原本只想带着孩子,

像个普通的村妇一样,默默无闻地活下去。可是,她一个无依无靠的年轻寡妇,长得又清秀,

在那个闭塞的村子里,本身就是一种‘罪过’。”我的心,随着顾晓婉的讲述,一点点揪紧。

“当年村里有个恶霸,一个叫刘国强的混混头子,”顾晓婉说出这个名字时,

眼中闪过一丝冰冷的恨意,“他不知从哪里听说了风声,知道了林婉清的身份不一般,

也知道了她手里可能藏着宝贝。”刘国强!这个名字我有点印象。当年在村里,

他就是个横行霸道、人人畏惧的存在。“刘国强开始百般纠缠、胁迫林婉清,

想逼她交出玉镯。”“林婉清抵死不从。于是,刘国强就用她最致命的软肋——她的儿子,

来威胁她。”顾晓婉的声音颤抖起来:“根据我后来找到的一些知情老人说,

刘国强不止一次当着林婉清的面,扬言如果她不交出玉镯,就让她儿子在村里‘意外’失踪,

或者让他生一场‘治不好的病’。”我的脑海中,

瞬间浮现出林婉清抱着那个瘦弱男孩的画面。我当时以为那孩子病重是她骗人的说辞,

现在想来,那孩子可能真的时刻处在生命危险之中!我的心,像被刀割一样疼。一个母亲,

在那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绝境下,该有多么的无助和恐惧。“林婉清走投无路了。

”顾晓婉继续说,“她知道,玉镯一旦落到刘国强这种恶人手里,就等于毁了。

她既要保护玉镯,又要保护儿子,唯一的办法,就是让玉镯从那个村子里彻底消失。

”“她不能把它交给村里的任何人,因为那些人都活在刘国强的阴影下。

”“就在她最绝望的时候,您出现了。”“您是当时村里唯一的外来者,

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看起来正直又善良的年轻女老师。您和村里那些人不一样,

您代表着一个她可以信任的、安全的世界。”“所以,她策划了那场‘骗局’。

”“她以孩子病重为由,把玉镯‘卖’给您。这样,既能从您那里得到一笔钱,

带着孩子尽快逃离刘国强的魔爪,又能顺理成章地让玉镯到了您这个‘外乡人’手里,

彻底摆脱刘国强的觊觎。”“她不是在骗您,阿姨。”“她是在用她最后的一点智慧和尊严,

完成一场悲壮的托付。她把家族的希望,儿子的性命,全都赌在了您的善良上。”听到这里,

我的眼泪再次决堤。原来,她当时那决绝的眼神,是在做一个母亲最痛苦的抉择。原来,

她卖的不是玉镯,是希望。她把那份沉甸甸的信任,和那份绝望的期待,

全都压在了我这个不相干的陌生人身上。而我,却把这份信任,当成了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

怨恨了她二十六年。我何其残忍!何其愚蠢!“她拿到钱后,

连夜就带着孩子离开了那个村子,从此杳无音讯。”顾晓婉的声音里也带上了哭腔,“我猜,

她当时最绝望的,就是没有人能真正理解她。她背负着家族的血海深仇,忍受着恶霸的欺凌,

最后还要背上一个‘骗子’的骂名,孤独地走向未知的远方。”“她一定很痛苦,

一定很遗憾,没能亲口对您说一声‘谢谢’,和一声‘对不起’。”我再也控制不住,

趴在桌上,失声痛哭。我紧紧地握着手腕上的玉镯,泪水模糊了我的视线。这枚冰冷的玉,

此刻却烫得我心口发疼。它不是耻辱的印记,它是一座墓碑。

埋葬着一个伟大女性的牺牲、坚韧和无尽的冤屈。那个我恨了二十六年的“骗子”,

根本不是什么骗子。她是一位在时代洪流中,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一切的,悲情英雄。

我欠她一句“对不起”。这句迟到了二十六年的道歉,压得我喘不过气来。06我哭了很久,

仿佛要把这二十六年来积压的所有复杂情绪,都随着泪水宣泄出去。

愧疚、悔恨、心痛、自责……这些情绪,像无数根针,扎遍我的全身。顾晓婉没有催促我,

只是默默地递给我纸巾,安静地陪着我。等我情绪稍微平复,她才从随身的包里,

拿出了一个用丝绒布包裹着的小物件。她缓缓地打开,里面是一枚玉坠。

那玉坠的质地、颜色,都和我手上的“碧水流云”如出一辙,只是它并不完整,

像是从某个器物上断裂下来的一半。我疑惑地看着她。顾晓婉的眼圈也红红的,

她看着那半截玉坠,眼神里充满了孺慕之情。她抬起头,看着我,一字一句地,

投下了今天第三颗,也是最震撼的一颗炸弹。“阿姨,其实我……”她的声音哽咽了,

“我是林婉清的孙女。”我如遭雷击,整个人都僵住了。我呆呆地看着她,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