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趣游话外!手机版

趣游话外 > > 悬疑:大靖王朝的双强对抗沈清辞萧彻最新小说推荐_热门小说排行榜悬疑:大靖王朝的双强对抗(沈清辞萧彻)

悬疑:大靖王朝的双强对抗沈清辞萧彻最新小说推荐_热门小说排行榜悬疑:大靖王朝的双强对抗(沈清辞萧彻)

一坨胖熊猫 著

悬疑惊悚完结

书荒的小伙伴们看过来!这里有一本一坨胖熊猫的《悬疑:大靖王朝的双强对抗》等着你们呢!本书的精彩内容:大靖中期(皇帝年迈,太子与二皇子争夺储位,勋贵集团(以英国公为首)把持地方司法)。 男主:萧彻:表面是大靖王朝 “闲散王爷”(皇帝幼弟,因母妃冤案被边缘化),实则是掌控 “影阁”(地下情报组织)的幕后操盘手。 女主:沈清辞:大靖首位 “女大理寺评事”(因父亲是前大理寺卿,遭冤案去世,她以 “替父洗冤” 为目标入仕),擅长 “物证溯源”(如通过绣线、墨痕锁定线索)。 且看两位如何进入这充满悬疑的故事中!

主角:沈清辞,萧彻   更新:2025-10-05 21:07:31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运河上的雾气比清晨更浓了些,像一层薄纱裹住两艘缓缓靠近的漕船。

沈清辞站在船头,指尖无意识地攥着船舷的木栏,目光落在对面船头那个白衣男子身上 —— 墨发用一根玉簪松松束着,手里把玩着一把折扇,明明是闲散的模样,却偏偏让人不敢轻视,尤其是那双眼睛,隔着雾气看过来,竟像能看透人心似的。

是萧彻。

“沈评事,别来无恙?”

萧彻的声音顺着风飘过来,带着几分笑意,听不出真假,“没想到会在这运河上偶遇,看来你我同往苏州,倒是有缘。”

沈清辞定了定神,拱手行礼:“王爷客气了,臣奉命赴苏州查案,不知王爷此行是?”

她刻意用 “臣” 和 “查案” 来划清界限,既表明身份,也暗示自己并非来与他闲谈。

萧彻笑了笑,示意随从将船再靠近些,首到两船相距不过丈余,他才慢悠悠开口:“本王?

不过是听说江南春好,来看看风景罢了。

倒是沈评事,苏州那两起皮影案,听起来倒是比江南的风景有趣得多。”

这话一出,沈清辞心里的警惕又多了几分。

他明知她是来查案的,却故意把 “查案” 和 “看风景” 相提并论,是试探,还是轻视?

“王爷说笑了,” 沈清辞语气平淡,“命案关涉人命,并非趣事。

臣以为,当务之急是找出凶手留下的物证,比如那染血的皮影 —— 据苏州府案卷,皮影材质是江南特有的乌木,刀刃痕迹精准,凶手定是熟悉皮影制作之人,或许还与苏州的戏班有关。”

她故意把自己的推理说出来,想看看萧彻的反应。

果然,萧彻听到 “戏班” 二字时,眼底闪过一丝极淡的波澜,随即又恢复了漫不经心的模样:“沈评事只盯着皮影,倒也没错,可若是只看物证,怕是会漏了更重要的东西。”

“哦?

王爷有何高见?”

沈清辞追问。

“高见谈不上,” 萧彻折扇轻摇,目光扫过水面,“本王倒觉得,该先想想,凶手为何偏偏选了周显和李默?

这两个人十年前都涉过盐案,如今又都闭门不出,凶手是怎么找到他们的?

又是怎么让他们毫无防备的?

还有那皮影上的丑态 —— 周显的皮影画着他贪赃的模样,李默的画着他包庇私盐的场景,这哪是索命,分明是在揭他们的老底。”

他的话像一颗石子,投进沈清辞心里。

她之前只关注 “皮影如何制作”,却没深想 “皮影为何这样做”—— 凶手不仅要杀人,还要用这种方式羞辱死者,显然是对十年前的盐案有极深的执念。

“王爷似乎对十年前的盐案很了解?”

沈清辞反问,语气带着几分试探。

萧彻抬眸看她,眼神里多了些深意:“大靖的事,本王多少知道些。

不过话说回来,沈评事的父亲,前大理寺卿沈敬之,当年不也查过盐铁相关的案子吗?

沈评事这次主动请缨来苏州,怕不只是为了查皮影案吧?”

这话戳中了沈清辞的痛处,她脸色微变,却没失态:“臣父亲的案子早己结案,臣如今只为大理寺效力,查清苏州命案,是臣的职责。”

“职责?”

萧彻笑了笑,没再追问,转而提起另一件事,“对了,本王在路上听说,最近影阁的人在江南活动频繁。

沈评事可知影阁?

那是个专做情报的组织,手段颇有些…… 特别,若是他们插手此案,沈评事查起来,怕是会多些麻烦。”

影阁!

沈清辞心里一震。

她在无锡茶寮听到黑衣男子提到 “王爷吩咐盯紧玲珑班”,当时就怀疑和萧彻有关,如今萧彻主动提起影阁,还暗示影阁会插手案子 —— 他到底是在提醒她,还是在警告她?

“多谢王爷提醒,” 沈清辞压下心里的疑惑,“臣会留意。

只是影阁毕竟是民间组织,若真敢干涉官府查案,臣自会依法处置。”

“依法处置?”

萧彻挑了挑眉,语气里带着几分玩味,“沈评事倒是有底气。

不过影阁的人做事,向来不留痕迹,沈评事可要仔细些,别查到最后,连自己被人盯着都不知道。”

他话音刚落,就见他身后的随从走上前,低声说了句:“王爷,前面快到寒山寺码头了,您吩咐买的雨前龙井,那边的茶铺最正宗。”

萧彻点了点头,对沈清辞道:“本王要在此处停靠买茶,就不与沈评事同行了。

苏州城内再见吧 —— 哦,对了,若是沈评事想查戏班,不妨去看看城外的玲珑班,听说那班主林墨的手艺,是苏州最好的。”

说完,他便转身走进船舱,留下沈清辞站在船头,心里满是疑云。

萧彻为什么要特意提玲珑班?

他明明知道她可能会去查那里,是故意给她线索,还是设了什么圈套?

还有影阁 —— 他提到影阁时的语气,绝不像只是 “听说” 那么简单,难道影阁和他有关?

“沈评事,这萧王爷看着怪怪的,” 赵虎走到她身边,压低声音,“他明明是王爷,却偏偏对命案这么上心,还特意提醒您查玲珑班,会不会有什么猫腻?”

“不好说,” 沈清辞摇了摇头,“但可以肯定,他来苏州,绝不是为了看风景。

苏文,你之前说玲珑班的林墨会定制皮影,那周显和李默,有没有可能找他做过皮影?”

苏文想了想,道:“有可能。

林墨的定制皮影很有名,不少官员都喜欢找他做,用来送人或者自己收藏。

不过我没听说周显和李默跟他有来往 —— 那两个人退隐后,很少跟外人打交道。”

沈清辞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目光重新投向对面的漕船。

此时萧彻的船己经开始靠岸,船头的随从正忙着系缆绳,船舱的帘子紧闭,再也看不到萧彻的身影。

就在这时,她忽然注意到,萧彻刚才把玩的那把折扇,不小心掉在了船舷边,扇面上似乎画着什么。

她眯起眼睛细看,只见扇面上是一幅简单的皮影图,画的是一个穿官袍的人,咽喉处有一道细线 —— 和周显、李默身上的伤口一模一样!

沈清辞的心猛地一沉。

萧彻的扇面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图案?

是早就知道命案的细节,还是…… 他和凶手有关?

不等她细想,萧彻的船己经稳稳停在码头,随从捡起折扇,快步走进船舱。

没过多久,就见萧彻带着两个随从下了船,朝着寒山寺的方向走去,背影很快消失在雾气里。

“沈评事,我们还要继续走吗?”

赵虎问道。

沈清辞回过神,深吸一口气:“走,按原计划去苏州。

只是从现在起,我们要多留个心眼 —— 不仅要查凶手,还要留意萧王爷的动向。”

漕船重新启航,雾气渐渐散去,阳光透过云层洒在水面上,泛起粼粼波光。

可沈清辞的心里,却像是被雾气笼罩着,越来越沉。

萧彻的出现,影阁的传闻,玲珑班的线索,还有那把画着皮影的折扇…… 这一切都像一个个谜团,缠绕在苏州命案周围。

她原本以为,只要找到物证,就能查清真相,可现在才发现,自己似乎从一开始,就走进了一个早己布好的局里。

就在她低头整理案卷时,指尖忽然触到一个硬硬的东西 —— 是从父亲遗物里找到的半块玉佩,上面刻着一个模糊的 “英” 字。

她想起茶商说的 “周显手里攥着半块玉佩”,心里忽然冒出一个念头:周显的玉佩,会不会和父亲的这半块有关?

如果有关,那十年前的盐案,父亲的冤案,还有如今的皮影案,会不会都牵扯在一起?

这个念头让她浑身一震,刚要细想,就听到苏文喊道:“沈评事,你看前面!

好像是苏州府的人来接我们了!”

沈清辞抬头望去,只见远处的苏州码头,几个穿着官服的人正站在岸边张望,为首的正是苏州知府王怀安。

她收起玉佩,压下心里的疑虑,整理了一下官袍。

苏州城到了,真正的追查,才刚刚开始。

只是她不知道,在苏州城的某个角落里,一盏刻着她模样的皮影,正被人放在烛火旁,咽喉处的刀痕,在火光下显得格外刺眼。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