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游话外 > > 皮影煞之忠勇侯府灭门真相(阿翠柳十三)小说免费在线阅读_皮影煞之忠勇侯府灭门真相(阿翠柳十三)大结局阅读
其它小说连载
小说叫做《皮影煞之忠勇侯府灭门真相》是超爱干饭的小汉堡的小说。内容精选:《皮影煞之忠勇侯府灭门真相》是一本玄幻仙侠小说,主角分别是柳十三,阿翠,皮影,由网络作家“超爱干饭的小汉堡”所著,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本站纯净无广告,欢迎阅读!本书共计7431字,1章节,更新日期为2025-10-14 18:03:23。该作品目前在本网 sjyso.com上完结。小说详情介绍:皮影煞之忠勇侯府灭门真相
主角:阿翠,柳十三 更新:2025-10-14 20:54:29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第一章 暮春影戏惊血案大楚永和三年,暮春。江南乌镇连下了三日霪雨,
青石板路缝里积着水,映着两岸挂着的红灯笼,晕出一片模糊的胭脂色。
镇东头柳家影戏班的戏台,就搭在漕运码头旁的老槐树下,戏台前的长凳从辰时就被占满,
连河面上的乌篷船,都泊着看客扒着船舷望。柳家影戏在乌镇传了三代,
最绝的是班主柳十三手里那副《霸王别姬》的皮影。暮色四合时,
柳十三挑亮戏台后的两盏松脂灯,灯油里似掺了什么,照得青布幕布泛着淡淡的琥珀光。
他指尖缠着墨色丝线,线尾系着“虞姬”皮影,
那皮影通身用的皮子竟不是寻常驴皮——莹白得像少女凝脂,灯下一转,
还能看见皮下若隐若现的淡红纹路,像是血脉在流转。“当啷”一声,
柳十三敲响案上的铜钹,戏文开了。霸王执枪的皮影刚亮相,台下就爆了声好,
可待虞姬出场,满场忽然静了半截——那皮影的眉眼画得极细,眼窝处嵌着两颗乌亮的珠粒,
竟不是彩绘,倒像真的眼珠,在灯光下转着,似在看台下的人。演至垓下悲歌,
虞姬取剑自刎时,台下众人都屏住了呼吸。就见柳十三手腕轻抖,“虞姬”皮影的脖颈处,
竟缓缓渗出一丝赤液,先是细细的一线,接着越渗越多,滴落在青布幕上,“嗒”一声,
绽开一小朵暗红的花,像极了寒梅沾血。有前排的看客揉了揉眼,
低声问身旁人:“那是血吧?”身旁人刚要答,却见柳十三已收了影杆,只说“戏法障眼”,
匆匆谢了场。散场时已近子时,漕运码头的灯笼灭了大半,
只有绸缎庄的王掌柜还在戏台旁打转,他攥着个荷包,要找柳十三买副小皮影给小儿。
柳十三正收拾戏箱,闻言只摆手:“祖传的东西,不卖。”王掌柜悻悻走了,
踩着青石板上的水洼,背影渐渐融进巷口的雾气里。谁料第二日清晨,
巷口就传来惊叫——王掌柜竟死在了自家绸缎庄的柜台后,手里握着一把裁布的利刀,
脖颈处一道深可见骨的伤口,鲜血染透了铺在柜上的云锦,死状竟与戏中虞姬自刎分毫不差。
里正慌了神,赶紧差人去报县衙,捕头陈武带着两个衙役赶来,查了半日,
没见着半点外人闯入的痕迹,只在王掌柜的袖口,发现了一点淡墨色的丝线,
像从什么织物上勾下来的。陈武当即带人去了柳家戏班。柳十三刚打开戏箱,就被衙役按住。
陈武盯着他的手,见他指尖缠着的墨线,竟似嵌在皮肉里,洗都洗不掉,
再看箱中那“虞姬”皮影,眼窝处的珠粒在晨光下泛着冷光,越看越像人眼。
“王掌柜昨夜找过你?”陈武沉声问。柳十三垂着眼,指尖微微发颤:“只是问皮影价钱,
没多说什么。”他顿了顿,又道,“戏里的都是假的,哪能真索命?”陈武将信将疑,
搜遍了戏班也没见异常,只得先撤了人。待衙役走尽,柳十三猛地锁上戏箱,
背靠着箱子滑坐在地,声音发哑地对着箱中低语:“百年了,你怎的又开始害人?”这时,
厢房的门“吱呀”一声开了。十三岁的女儿阿翠端着一碗热茶出来,她穿着件月白小袄,
右眼的瞳仁与常人不同,泛着淡淡的暗纹,像皮影上晕开的墨。阿翠走到父亲身边,
忽的蹲下来,盯着戏箱道:“爹,方才我在房里,
听见虞姬皮影跟我说——‘奸臣后代来了’。”柳十三浑身一震,
手里的茶碗“哐当”砸在地上,热水溅湿了裤脚也浑然不觉。他想起祖父临终前攥着他的手,
气息微弱地说:“阿十三,阿翠是侯府魂的容器,你千万……千万看好她。
”当时他只当是老人糊涂说的胡话,可如今阿翠的话,再想起王掌柜的死,
还有自己指尖那嵌进皮肉的墨线——柳十三的心,一点点沉了下去。
第二章 人皮秘辛现端倪王掌柜的死讯像被雨水泡开的墨,不到半日就染遍了乌镇。
漕运码头的船家再不敢把乌篷船泊在戏台下,往日里挤满看客的长凳,
如今只堆着些被风吹落的槐树叶,沾着泥水,蔫得没了生气。柳家影戏班的门帘整日垂着,
门楣上那盏“柳记影戏”的红灯笼,也被人悄悄摘了去——谁都怕沾上“索命皮影”的晦气。
柳十三关了戏班门,在院里枯坐了三日。第四日清晨,天刚蒙蒙亮,
就听见院外传来急促的拍门声,是里正的声音,带着颤:“柳班主,不好了!又死人了!
”柳十三的心猛地一沉,披了件单衣就去开门。里正脸色惨白,
攥着他的胳膊道:“是漕运的张船夫,今早被人发现溺死在自家水缸里!你猜怎么着?
他双手还举着,跟你前几日演的《哪吒闹海》里,哪吒舞火尖枪的姿势一模一样!
”这话像一道冷闪电劈在柳十三头顶。前两日为了挽回流客,
他硬着头皮演了场《哪吒闹海》,张船夫确实坐在后排看了,
当时还笑着喊“这哪吒真精神”。如今竟落得这般下场,若说与皮影无关,连他自己都不信。
他跟着里正往张船夫家去,路过漕运码头时,见几个衙役正围着水缸勘察。水缸不大,
只够盛两担水,张船夫高大的身子蜷缩在里面,双手僵直地举过头顶,指节弯曲,
真真切切是戏里哪吒持枪的模样。水面上飘着几片槐树叶,还有一根细细的墨色丝线,
与他指尖缠的、王掌柜袖口发现的,一模一样。捕头陈武见了柳十三,
脸色顿时沉下来:“柳班主,这已是第二起了,死者都看过你的戏,
你还说只是‘戏法障眼’?”柳十三张了张嘴,却说不出半句辩解的话——他自己也糊涂,
祖父传下的皮影到底藏着什么邪祟,为何演哪出戏,就有人死在对应的戏码里?
回戏班的路上,雨又淅淅沥沥下起来,打在青石板上,溅起细小的水花。柳十三踩着水洼走,
忽然觉得指尖发疼,低头一看,缠在指上的墨线竟似长进了皮肉里,用力扯一下,
就渗出细密的血珠。他心里发慌,脚步也快了几分,只想赶紧找出祖父留下的东西,
看看能不能寻到答案。回到戏班,
他直奔西厢房的暗柜——那是祖父生前存放贵重物品的地方,他从小到大,只敢远远看着,
从不敢轻易触碰。暗柜上的铜锁生了锈,柳十三找了把凿子,费了好大力气才撬开。
柜里铺着一层干燥的樟木片,压着一本泛黄的线装书,封面上写着《影戏秘录》,
字迹是祖父的手笔,早已褪成了淡褐色。他捧着秘录坐在桌前,点上一盏松脂灯。
灯油烧得慢,昏黄的光映在书页上,字里行间都透着陈旧的气息。他一页页翻着,
前面都是些影戏的唱腔、影杆的技法,直到翻到最后几页,才发现有一处夹层,
用浆糊粘得严实。柳十三用指甲小心地抠开,里面掉出半张布帛,
还有一小块叠得整齐的皮子。布帛是用粗麻布做的,边缘已经磨损,
上面的字迹是用朱砂写的,有些地方已经晕开,却仍能看清:“忠勇侯府满门三百余口,
洪武二十三年遭诬谋逆,皆斩于西市。老夫时任侯府影戏师傅,不忍侯门绝后,
趁夜剥其家眷皮肉制皮影,取侯府幼子朱珩之眼球嵌于虞姬影目,封其魂魄于内。
待奸臣周显后嗣至,以影煞索命,遍历戏中死法,直至还侯府清白,此恨方休。
”柳十三的手不住地发抖,布帛从指间滑落,掉在桌上。他又看向那小块皮子——质地莹白,
泛着淡淡的光泽,边缘处还留着细微的针脚,竟与自己戏箱里“虞姬”皮影的皮子一模一样!
他忽然想起祖父临终前的模样:全身皮肤像晒干的皮影般干裂,一碰就碎成粉末,
当时他只当是急病,如今才明白,那是被影煞反噬的下场!“爹,你在看什么?
”身后忽然传来阿翠的声音。柳十三猛地回头,见阿翠站在门口,手里攥着个布娃娃,
右眼的暗纹在灯光下更明显了,像皮影上没晕开的墨。他刚要把布帛藏起来,
阿翠却已经走了过来,指着桌上的“虞姬”皮影道:“爹,它又跟我说话了,说‘还有三个,
仇还没报完’。”柳十三的心一紧,刚要开口,却见阿翠眼眶一红,落下两滴泪来。
泪珠滴在青石板地上,没有立刻散开,反而慢慢聚在一起,竟化作了一个暗红色的“冤”字,
触目惊心。他这才发现,阿翠的指尖也缠着一丝极细的墨线,不仔细看根本察觉不到。
而自己的手腕处,不知何时竟多了一道淡红色的痕,像极了皮影拼接时的“接口”。
柳十三抬手摸了摸脸颊,皮肤薄得能感觉到皮下有什么东西在轻轻“动”,
像影线在牵引——他忽然明白,自己和阿翠,都在慢慢变成“皮影”,变成影煞复仇的工具。
松脂灯的油滴在布帛上,晕开一片暗红,像极了当年侯府人溅在西市的血。
柳十三盯着那片暗红,只觉得浑身发冷,连呼吸都带着寒意——百年的仇怨,两代人的执念,
如今都压在了他和阿翠身上,而他连反抗的办法,都还没找到。
第三章 御史观戏招横祸张船夫溺亡的消息传开后,乌镇彻底被恐慌裹住了。白日里,
青石板路上鲜少有人走动,家家户户都关着门,只从门缝里透出些警惕的目光;到了夜里,
更是连狗吠声都听不见,唯有柳家戏班的院子,黑沉沉地立在巷尾,像个吞人的黑洞。
有好事者在巷口贴了黄符,还有老人说要烧了戏班的皮影,才能镇住邪祟,
这话传进柳十三耳朵里,他只枯坐在戏箱旁,一根接一根地抽着旱烟,烟杆烧得发烫,
也浑然不觉。阿翠的状况越来越差。她右眼的暗纹已经漫到了颧骨,像泼在宣纸上的墨,
日日说些胡话,一会儿喊“侯爷饶命”,一会儿又说“西市的血好冷”。
柳十三请了镇上的郎中,郎中把过脉后,只摇头道“邪祟入体,治不了”,
留下两包安神的草药,便匆匆走了。柳十三看着女儿蜷缩在床榻上,小脸苍白得像纸,
心里又疼又悔——若早知道祖父留下的是这样的祸根,他当初说什么也不会接手这戏班。
变故发生在第七日清晨。一阵马蹄声打破了乌镇的死寂,从镇口一路传到柳家戏班门口。
柳十三开门一看,只见十几个身着皂衣的衙役簇拥着一顶乌木轿子,
轿旁立着个穿绯色官服的人,面白无须,眼神锐利得像刀,
正是奉命来江南查案的御史大夫周瑾。周瑾刚下轿,
就开门见山:“听闻柳班主的影戏能‘演死’人?本御史倒要看看,是真有邪祟,
还是有人装神弄鬼。”他身后的随从立刻上前,递上一张官帖,“今日酉时,府衙内开台,
演《忠勇侯传》,若敢推辞,便是抗旨。”柳十三捏着那张官帖,指节泛白。
《忠勇侯传》讲的正是忠勇侯被诬、满门抄斩的事,祖父的布帛里写得明明白白,
影煞要复仇的,就是周瑾这样的“奸臣后代”——这周瑾,
分明就是当年诬陷侯府的周显的孙子!他想拒绝,可看着衙役腰间的佩刀,
又想起病榻上的阿翠,只能咬着牙应下来:“草民……遵旨。”酉时一到,柳十三提着戏箱,
网友评论
资讯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