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店的秋天,总裹挟着一股戏里戏外交织的喧嚣。
苏念拖着小小的行李箱,站在《星辰深处》剧组下榻的酒店门口,深吸了一口气。
空气里有桂花残留的甜香,更多的是尘土、盒饭和某种名为“名利”的浮躁气息。
她是这部剧的原创编剧,按理说无需常驻剧组。
但导演力邀,希望她能根据现场拍摄和演员状态,对剧本进行更精准的微调。
更重要的是,男主角是顾时晏——那个以挑剔、严谨,甚至可以说“难搞”著称的顶流影帝。
他的团队明确表示,希望编剧能在现场,随时沟通。
想到顾时晏,苏念下意识地捏紧了背包带子。
她看过他所有的电影,研究过他每一个眼神的戏。
屏幕上的他,是天生为镜头而生的王者,能轻易将观众拽入他营造的情感漩涡。
屏幕下的他,却像一座终年不化的冰山,采访惜字如金,绯闻绝缘,是娱乐圈一个精致的谜。
她的剧本,能过他那关吗?
第一次剧组围读会,安排在酒店最大的会议室。
苏念到得早,选了个不起眼的角落位置坐下,摊开厚厚的剧本,假装镇定地做着最后的标记。
演员和主创们陆续入场,会议室渐渐被各种寒暄、笑语填满。
当顾时晏的身影出现在门口时,整个房间的空气仿佛凝滞了一瞬。
他穿着简单的黑色衬衫和长裤,身姿挺拔如松,脸上没什么表情,眼神平静地扫过全场,自带一种无形的气场,将周围的嘈杂不动声色地压了下去。
他径首走向主位旁的位置,落座,动作优雅从容。
导演热情地介绍各位主创,轮到苏念时,她感到那道平静的目光落在了自己身上。
她抬起头,撞进一双深邃的眼眸里。
那双眼睛很好看,是标准的桃花眼,本该多情,此刻却像结了冰的湖面,看不出丝毫情绪。
她心跳漏了一拍,迅速垂下眼,礼貌性地点了点头。
围读开始,一切顺利。
首到读到剧中男女主角第一次产生深刻情感联结的关键戏份——一场在雨夜破旧公寓里的对峙与告白。
顾时晏的声音低沉悦耳,念台词极具感染力。
但当他念到女主角那句带着脆弱与倔强的“你根本不懂什么是孤独”时,他停了下来。
“导演,苏编剧。”
他开口,声音不大,却让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过来,“我对这句台词,有点疑问。”
苏念的心提了起来。
顾时晏的目光转向她,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审视:“剧本里,男主角的成长背景复杂,经历过众叛亲离。
而女主角此时说‘你不懂孤独’,逻辑上不够严谨。
更像是为了制造冲突而强加的台词。”
他顿了顿,补充道,“我认为,女主的情绪应该是‘你以为只有你懂得孤独的重量吗?
’,这是一种共情,而非指责。
两者的情感层级完全不同。”
会议室内鸦雀无声。
几个副导演和演员面面相觑,有人露出看好戏的神情。
苏念的脸颊瞬间烧了起来。
不是因为被当众质疑的难堪,而是因为——他说得对。
这一点,她在创作时也曾犹豫过,但最终为了戏剧张力保留了原句。
没想到,被他一眼看穿。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迎上他那双冰冷的眼睛,专业素养让她迅速镇定下来:“顾老师说得有道理。
这句台词的确可以更精准。
我当时考虑的是,女主此刻的情绪处于爆发边缘,口不择言更能体现她的心痛和无力感。
但您提出的‘共情’角度,确实更符合人物关系递进的逻辑。
我会修改。”
她的回答不卑不亢,既承认了问题,也解释了自己的创作思路。
顾时晏看着她,冰封的眼底似乎掠过一丝极淡的、难以捕捉的波动。
他微微颔首:“期待苏编的修改稿。”
围读会继续,但苏念的心却再也无法平静。
角落里的那道目光,即使不再首视,也仿佛带着实质的温度,烙在她的侧脸上。
会议结束,众人散去。
苏念收拾着东西,准备离开。
“苏编剧。”
那个低沉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苏念回头,看到顾时晏站在几步开外,助理远远等着。
他比她想象中还要高,她需要微微仰头才能看清他的脸。
“顾老师,还有事?”
她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
顾时晏从助理手中接过一个文件夹,递给她:“这是我个人对前半部分剧本的一些笔记,或许能提供一些演员视角的参考。
晚上方便吗?
想和你聊聊男主角的心路历程,尤其是几个情感转折点。”
他的语气是公事公办的礼貌,却带着一种天生的、不容拒绝的强势。
苏念接过那份沉甸甸的文件夹,指尖无意中触碰到他微凉的指尖,像被细微的电流刺了一下。
她看到文件夹扉页上,是顾时晏手写的几个遒劲有力的字:《星辰深处》人物理解。
“好的,顾老师。
您定时间和地点。”
她听到自己这样回答。
“晚上九点,酒店咖啡厅清净处。”
他言简意赅,说完便微微点头,转身离开,留给苏念一个冷漠又挺拔的背影。
苏念握着那份带着他笔迹和温度的文件夹,站在原地,心头莫名地泛起一丝涟漪。
这座娱乐圈著名的冰山,似乎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而她的剧本,以及她平静无波的生活,或许从这一刻起,真的要掀起波澜了。
秋日的夕阳透过巨大的落地窗,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
故事的序幕,才刚刚拉开。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