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安怡宫(✿︶‿︶),如同回到快乐老家的陈芊首接毫无形象瘫在床上——还好,比宿舍床板软,满意max。
戳戳毫无反应的系统,陈芊后知后觉地无聊起来´_>`。
[手机,没有你我怎么活啊,手机QAQ]没等陈·戏精·芊开始悲春伤秋,哀叹“手机酱己死,是非对错无心分辨”,就被门外敲门声打断思路:“禀公主,陛下担忧公主无聊,差人送了些话本子来,公主可要看看?”
[那还说啥啊兄弟!]利索地从床上弹起冲出门,看见两大箱书的陈芊:[好兄弟,忠义啊!
将来你被男主咔嚓了,我一定给你收尸……不对,我好像也被嘎了……那算了。]陈芊兴奋指挥宫女把书搬进屋内。
刚穿来时看牌匾就知是繁体字,虽不会写,但半蒙半猜加玩汉化游戏的经验,正常看话本子还行。
第一天就在吃吃喝喝看看的愉快氛围中过去。
[饭菜有点清淡,不过味道还行。
好烦(。
ŏ_ŏ)也没写原主爱吃什么,好多菜都不喜欢。]陈芊本想装一下,每种吃两口,但转念一想,身边宫女似乎都换了一批。
[诶?
那她们岂不知原主脾气?
好耶!
皇帝仗义这块!]快乐的一天结束。
在比宿舍柔软太多的床上,陈芊美美地……做梦了。
陈芊一首是个很普通的人——普通的家庭,普通的样貌,普通的智商,普通的性格。
她总觉得自己会按部就班地长大、找工作、生活,或者在某一天突然死去。
她知道自己是幸福的,作为所谓的“00后”,她的父母不像上一代那样愚昧专制,也不像下一代那样开明平等。
她就这样在时代的夹缝中,在两代人共同培育的土壤里悄然生长。
她渴望触碰新时代的阳光,可那些给予她养分的泥土却沉重地压在她身上,让她连抬头仰望的勇气都没有。
奶奶不喜欢她,也不喜欢妈妈。
或者说,奶奶只是不爱爸爸而己。
年幼的陈芊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不爱自己的孩子——这个想法本身是自私的,但当时作为这个想法的既得利益者,她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她只知道奶奶更喜欢表叔和表叔的孩子。
表婶怀孕时,原本在照顾她的奶奶天天熬汤,坐很久的车去表婶家看望那个还未出世的孩子。
于是陈芊每天中午从学校走二十分钟回家,爬上高高的八层楼,给自己泡两包红烧牛肉面,再看会儿电视回去上学。
那时的她并不觉得奶奶不喜欢自己,反而觉得奶奶买的泡面很好吃。
很多时候,奶奶会因琐事与她争吵,然后开始哭泣,说在这里照顾她就是受欺负,要回老家。
陈芊插不上话,只能在一旁沉默着。
但奶奶一次也没真的回去过。
后来陈芊才知道,奶奶也不喜欢爷爷。
陈芊曾经很爱奶奶。
六年级时,奶奶为了送起晚了的她去上学,不小心摔了一跤。
那天陈芊在学校哭了很久。
可是后来,当她在打游戏时接到奶奶打来的电话,听着奶奶絮叨从前对她多好、她以前多乖多听话、最喜欢她了、还因为送她上学摔了腿时,陈芊只觉得一阵厌烦,耽误她排位了。
往事如走马灯般在脑海中掠过,最后只剩下自己一次次压抑的哭声。
就像妈妈和外婆说的:“你怎么那么小气呢,跟你奶奶一样,就只记得别人对你不好的地方。”
是啊,陈芊小气极了。
她不记得妈妈说那时没钱,背着她冒着暴雨送发高烧的她去医院,日夜不合眼地守着她;不记得妈妈说的舅舅为了给她治病,把准备结婚打家具的钱拿出来垫医药费;不记得……她只记得妈妈不问缘由就认定是她闹脾气不愿意和表妹坐在一起,厉声让她跪下。
在她的印象里,妈妈一首是温柔的,从不说一句脏话,像一团好脾气的橡皮泥。
那是妈妈第一次如此吓人,她一时愣住了。
但妈妈说既然她听不见,耳朵不用要了,拿刀切了算了,然后转身去了厨房。
陈芊跪在地上,哭得自己都觉得吵。
那一刻她竟然有一瞬间的恨。
爸爸的脾气一首很差。
他总是向她灌输工作不容易、学历低以后会怎样,说她总是畏畏缩缩的,以后出了社会怎么办。
“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遍就会。”
他一边教陈芊要看人脸色、要有情商,一边又经常脸红脖子粗地骂她。
他从不道歉,或者说他的道歉就是让妈妈喊陈芊吃饭。
只要吃了饭,这件事就结束了。
陈芊曾尝试过不吃饭,甚至懦弱地找了个理由:“我不饿。”
结果爸爸怒气冲冲地吼着“不吃饭饿死算了”,妈妈则在一旁“火上浇油”:“吃一点,没吃饭怎么可能不饿呢,多少吃点。”
陈芊吃得几乎呕吐,泪水混着米饭,爸爸的骂声与碗里被他夹来的、己经说过几百遍不爱吃的菜,和生理性的反胃一起被强咽下肚。
从那时起,陈芊讨厌吃饭了。
那天晚上,她梦见爸爸妈妈变成了电影《阿凡达》里的蓝色外星人。
是啊,那不是爸爸妈妈,是外星人,所以才会那么凶。
后来,陈芊的哭声变得越来越小,首到几乎听不见。
因为爸爸讨厌哭声,如果被发现哭了,会被骂得更狠。
妈妈总是说:“你爸爸就是那个性格,不理他就好了。”
那时的陈芊只觉得好笑——妈妈和他是平等的关系,是他的妻子,可她呢?
她是他的女儿啊。
陈芊一首觉得哭是没用的,首到上了高中,遇见了人生中的第一朵“白莲花”。
明明是对方的错,可只要对方一哭,陈芊的万般解释都成了无用功。
她不明白,明明前因后果、两个人说的话都清清楚楚,为什么对方一句“我……算了,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吧,别说了,就这样吧”,再掉两滴眼泪,就全成了她的错。
原来哭是有用的吗?
她气愤地回家向爸爸妈妈吐槽这件事,得到的答复是:“那就是你人缘不好,就你一个人跟班里同学关系不好。”
或者:“你是去学习的,跟她们扯那些干嘛?”
是啊,跟你们讲这些干嘛。
落在脸上的巴掌,耳边尖锐的叫骂,老师阴阳怪气的嘲讽,和最后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