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黄河,像一锅煮开的黄汤,在烈日下翻滚着土腥气。
水面漂着枯枝败叶,还有死鱼白花花的肚皮。
陈默站在渡口那棵歪脖子老槐树下,目光定定地看着河中央。
那里有具女尸,被水流推到回湾处,正慢悠悠地打着转。
尸体被泡得发胀,皮肤惨白中透着青灰,像只鼓胀的麻袋。
唯有那一头黑发,水草般散开,缠住了岸边的芦苇秆。
"第三天了。
"老村长蹲在岸边,旱烟锅子敲得石头当当响,"上游冲下来的,没人敢捞。
"这是本月第三具无名尸。
前两具被邻村的捞尸人处理了,都死得蹊跷——一具浑身无伤却面色青紫,像是被活活吓死的;一具脚踝上缠着褪色的红绳,绳结古怪,解都解不开。
陈默是镇上最后一个年轻捞尸人。
二十年前,他父亲就是在捞一具古怪女尸时失踪的,连人带船消失得无影无踪。
母亲改嫁时,只留给他一本破旧的《捞尸秘录》和一句话:"这行当损阴德,早点转行。
"但他没得选。
镇上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了,只剩下些老弱妇孺。
祖上三代都吃这碗饭,有些债,躲不掉。
"我捞。
"陈默吐出两个字,声音嘶哑。
他昨晚没睡好,梦里总听见有人唱戏。
他褪去外衣,露出精瘦的上身。
胸口一道暗红色的疤痕从心口一首延伸到小腹,像蜈蚣爬过——这是十岁时父亲给他"刻"的守尸纹,据说是陈家祖传的辟邪法门。
那年父亲用沾了黑狗血的针,一针一针在他皮肉上纹下这道符咒,说是能保他平安。
"默娃,小心些。
"老村长起身,浑浊的眼睛里满是忧虑,"这女娃...不太对劲。
"陈默点点头,从随身携带的布袋里取出三炷香,点燃后插在岸边。
青烟袅袅升起,在无风的空气中笔首向上。
"过路神仙行个方便,冤有头债有主。
"他低声念着祖传的咒语,将一把纸钱撒入河中。
河水比想象中凉。
刚入水,陈默就打了个寒颤。
不是温度低,而是某种阴冷顺着毛孔往骨头里钻,像是数九寒天赤脚踩在冰面上。
离女尸还有三丈远,他突然觉得脚踝一紧。
低头看,水草里伸出一只惨白的手,正死死抓着他!
那手指浮肿发皱,指甲缝里塞满了淤泥。
"来了..."陈默心里一沉。
按照《捞尸秘录》记载,这是"水鬼借力",冤死的亡魂要找替身。
他不慌不忙,从腰间摸出一枚温热的铜钱——康熙通宝,阳气最盛。
往那手背上一按,"滋啦"一声白烟冒起,伴随着一股焦糊味。
那手瞬间缩回水草,消失得无影无踪。
可就在这瞬间,女尸突然翻了个身,面朝上浮起。
陈默倒吸一口冷气——女尸的嘴被红绳密密麻麻缝住了!
针脚歪歪扭扭,像孩童的拙劣手艺。
更诡异的是,她的眼睛是睁着的,瞳孔己经泛白,却首勾勾地"看"着陈默。
那眼神说不出的怨毒,像是要把他的模样刻进灵魂里。
"封口尸..."陈默想起书里的记载。
这种尸体不能捞,捞了必遭横祸。
上一次出现封口尸,还是二十年前父亲失踪那次。
但己经晚了。
女尸突然张开被缝住的嘴,红线崩断,一股黑水喷出!
陈默躲闪不及,被溅了满脸。
没有预想的恶臭,反而有股奇异的甜香,像是陈年胭脂的味道。
他强忍恶心,用特制的裹尸布将女尸拖上岸。
村民们都躲得老远,指指点点,不敢靠近。
只有老村长壮着胆子递过来烟袋:"默娃,这女娃...是不是在说话?
"陈默一愣:"她嘴都被缝住了,说什么?
"老村长眼神恍惚,干裂的嘴唇哆嗦着:"我方才明明听见,有个女声在唱戏...唱的像是《牡丹亭》,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陈默心头一跳,这不正是他梦里听见的唱词?
他将女尸安置在义庄,按照规矩在她额头贴了镇尸符,脚边点了长明灯。
这女尸太过古怪,他打算明天一早就送去县里火化。
当夜,陈默发起了高烧。
梦里,那个穿戏服的女子又在唱:"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水袖翻飞,却始终看不清脸。
唱到动情处,女子突然转身,脸上没有五官,只有密密麻麻的红线缝住的嘴...凌晨时分,他被敲门声惊醒。
外面下着瓢泼大雨,雷声隆隆。
开门一看,地上放着一双绣花鞋——湿漉漉的,沾着黄河泥。
鞋面上绣着并蒂莲,针脚精致,一看就是老物件。
更诡异的是,鞋尖正对着他的床,整整齐齐地摆在那里,像是有人刚刚脱下来。
陈默想起父亲笔记里的一句话:"尸不语,怨难平。
若遇封口尸,必有未雪冤。
"他擦掉额头的冷汗,知道这件事才刚刚开始。
这具女尸不是终点,而是某个巨大阴谋的入口。
窗外,黄河水声呜咽,如泣如诉。
雨幕中,似乎又传来了那若有若无的戏文:"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第一章 完)---后续剧情预告:· 女尸身份成谜,牵扯出二十年前一桩悬案· 陈默发现父亲失踪与一个神秘组织有关· 黄河频繁出现的诡异尸体,指向一个惊天阴谋· 陈默在追寻真相过程中,逐渐解锁《捞尸秘录》中失传的秘术这个开篇通过细腻的环境描写、悬疑氛围的层层铺垫、主角内心挣扎的刻画,为后续故事发展埋下多个伏笔。
需要我继续撰写第二章吗?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