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再次降临,像一张无形而沉重的网,笼罩了这栋老旧的公寓楼。
陈灵和小雪达成了默契,今晚,他们决定一起值守。
小雪带着她的笔记本和一支强光手电来到了陈灵家。
两人选择待在客厅,这里相对开阔,也能同时监听来自卧室和客厅上方两个主要“声源”区域的动静。
时间在沉默和紧张的等待中一分一秒流逝。
墙上挂钟的滴答声在寂静中被放得极大,敲打着两人的神经。
陈灵检查了所有窗户的锁扣,甚至用胶带在门缝处贴了一个不显眼的标记。
小雪则不时查看手机上的时间,对照着笔记本上的记录,预测着可能出现的“节点”。
晚上十一点零七分。
一阵轻微但清晰的“哒、哒、哒”声,如同几颗玻璃珠相继掉落在水泥地上,带着清脆的弹跳感,从客厅靠近阳台的天花板方向传来。
来了!
陈灵和小雪几乎同时屏住呼吸,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确认。
小雪迅速在笔记本上记录下时间和声音类型。
陈灵则早己准备好一个高灵敏度的录音笔,他立刻按下录音键,将设备对准声音来源的方向。
弹珠声持续了大约十几秒,然后戛然而止。
客厅里恢复了死寂,只剩下两人有些粗重的呼吸声。
陈灵示意小雪不要动,他轻手轻脚地走到阳台边,小心翼翼地向上望去。
惨淡的月光下,天台边缘的轮廓清晰可见,空无一物。
没有弹珠,没有孩子,什么都没有。
他退回客厅,对小雪摇了摇头。
“录音了吗?”
小雪小声问。
陈灵按下停止键,然后迫不及待地回放。
录音笔的喇叭里先是传来一阵沙沙的低噪,接着是他们两人轻微的呼吸声,然后……是那清晰的、一连串的弹珠落地弹跳声!
录下来了!
两人脸上刚露出一丝振奋,下一秒,表情就凝固了。
在录音里,弹珠声结束后,紧接着响起了一个极其细微、仿佛被扭曲过的声音——像是一个小孩轻轻的笑声,短促,尖细,转瞬即逝,混杂在电流噪音中,几乎难以分辨,但又确实存在。
这绝不是他们当时在现场用耳朵听到的!
一股寒意瞬间窜遍全身。
陈灵猛地关掉了录音笔,仿佛那里面藏着什么可怕的东西。
“你……你听到了吗?”
小雪的声音带着颤抖,“那个……笑声?”
陈灵沉重地点了点头。
物理设备捕捉到了超越人耳感知的“东西”,这彻底排除了集体幻觉的可能性。
有什么“存在”,或者某种“现象”,正在这栋楼里发生,它不仅能被感知,甚至能以扭曲的方式被记录。
“这东西……能干扰电子设备?”
陈灵喃喃道,想起了小雪记录里提到的录音失败。
恐惧并没有阻止他们,反而激起了更强烈的探究欲。
必须弄清楚这栋楼的过去。
第二天上午,陈灵和小雪一起来到了物业管理处。
接待他们的是一个西十多岁、面色疲惫的中年男人,姓王,是这里的物业经理。
“又是声音问题?”
王经理听完他们大致的描述(隐去了录音细节),脸上露出见怪不怪的表情,“两位,我跟你们说,这栋楼年纪大了,快三十年了。
管道老化,钢筋热胀冷缩,夜里有点声音很正常。
再说了,顶楼和楼下都确认过没人制造噪音,你们是不是工作压力太大了?”
“不是普通的声音!”
小雪有些激动地拿出她的笔记本,“王经理,你看我的记录,时间、类型都有规律,这怎么可能是普通的结构声音?”
王经理随意瞥了一眼笔记本,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闪烁,但很快又恢复了那副敷衍的态度:“小姑娘,记录这个有什么用?
老房子就是这样的。
之前也有住户反映过,我们都检查过,没问题的。
你们要是不习惯,可以考虑换个地方住嘛。”
他的态度带着一种刻意的回避,仿佛急于结束这个话题。
陈灵捕捉到了他那一瞬间的眼神变化,沉声问道:“王经理,之前反映问题的住户,后来怎么样了?
还有,这栋楼……有没有出过什么特别的事情?
比如……意外?”
王经理的脸色微微变了一下,随即用力摆手:“没有没有!
能出什么意外?
都是些道听途说的闲话!
两位,我很忙,如果没别的事……”见他下了逐客令,陈灵和小雪知道问不出什么了,只好离开。
“他在隐瞒什么。”
走出物业管理处,陈灵肯定地说。
“我也觉得。”
小雪点头,“他一听到‘意外’两个字,表情明显不对。”
线下询问受阻,他们转向了网络。
在本地论坛和历史资料数据库中,他们开始搜索这栋公寓楼的地址和相关信息。
大部分结果都是房产交易信息或无关的讨论。
首到陈灵变换关键词,尝试组合“老旧公寓”、“异常声音”、“失踪”等字眼时,在一个流量很小的本地都市传说版块,找到了一条几年前的帖子。
帖子的标题是:“[求助] 有没有人住在XX路XX号公寓?
晚上楼上的声音快把我逼疯了!”
发帖人的ID是“夜不能寐”。
帖子内容详细描述了他(她)在公寓里听到的夜半脚步声、拖动声和偶尔的争吵声,描述与小雪的记录惊人地相似。
发帖人声称向物业反映无效,邻居也表示没有制造噪音,他感觉自己快要精神崩溃了。
帖子下面只有几条零星的回复,有表示同情的,也有嘲讽楼主幻听的。
最关键的是,发帖人在最后更新了一条信息:“算了,准备搬走了,这地方邪门。
听说几年前六楼好像有个女人失踪了,再也找不到了,谁知道是不是……”帖子到此为止,没有后续。
“六楼……女人……失踪……”小雪念着这几个词,脸色变得煞白。
陈灵的心也沉了下去。
他们住的正是六楼。
他立刻尝试给“夜不能寐”发站内私信,但系统显示该用户己长期未登录。
线索似乎在这里断掉了,但那个“女人失踪”的传闻,像一颗冰冷的种子,埋进了两人的心里。
下午,陈灵决定去一趟街道办事处,看看能不能查到一些更官方的历史档案记录。
小雪则留在附近,试图寻找一些年纪大的、可能在这片小区居住多年的老人打听情况。
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态度比物业好一些,但能提供的帮助有限。
在陈灵的再三要求下,一位工作人员帮他查询了这栋公寓的早期住户登记档案(非电子版)。
翻阅着那些泛黄的纸页,陈灵的目光突然停留在了一页记录上。
那是关于六楼一户人家的登记信息,户主姓林。
在大概八年前,这户的登记信息被标注了“变更”,原因是“户主失踪,房产由亲属继承后出售”。
具体姓名和详细信息因隐私原因无法查看,但“失踪”这个原因,与网络上的传闻吻合了!
就在这时,陈灵接到了小雪的电话,她的声音带着一丝急切和兴奋:“陈灵!
我找到一个老奶奶,她以前就住我们这栋楼的三楼!
她跟我说……她说大概七八年前,六楼确实住着一对年轻夫妻,后来那个妻子突然就不见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她丈夫找了好久,最后也搬走了。
还有……她还说,那对夫妻之前好像经常吵架……”陈灵握紧了电话,感觉一股寒气从脚底升起。
网络传闻、档案记录、老人口述……三条线索指向了同一个事件——多年前,六楼,一名女性住户离奇失踪。
而如今,那些夜半回荡在六楼天花板上下、规律出现的脚步声、拖动声、争吵声……它们的时间,它们的位置,它们那令人不安的重复性……难道,他们听到的,是那段充满痛苦和未知的过往,在这栋建筑里留下的、无法消散的“回声”?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