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游话外 > > 那封未寄出的家书(李锐高城)完结小说_热门小说推荐那封未寄出的家书李锐高城
言情小说连载
其他《那封未寄出的家书》是作者“嘦您”诚意出品的一部燃情之作,李锐高城两位主角之间虐恋情深的爱情故事值得细细品读,主要讲述的是:高城,李锐是作者嘦您小说《那封未寄出的家书》里面的主人公,这部作品共计7878字,1章节,更新日期为2025-11-06 14:51:14。该作品目前在本网 sjyso.com上完结,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简短的语句就能渲染出紧张的气氛。内容主要讲述:那封未寄出的家书..
主角:顾言之,沈念 更新:2025-11-06 15:27:27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第一章:血色黄昏一九三七年秋,华北平原的天空被硝烟染成一种病态的昏黄。
日军的炮火如同犁铧,将原本肥沃的土地翻了个遍,留下满目疮痍。村庄在燃烧,
断壁残垣间,偶尔传来几声凄厉的哭喊,旋即又被更猛烈的爆炸声淹没。
排长高城倚在一条被炸塌了一半的战壕里,胡乱地用绷带缠住额头上不断渗血的伤口。
他的军装破烂不堪,沾满了泥土和暗褐色的血渍。耳朵里还在嗡嗡作响,
那是刚才近在咫尺的炮弹爆炸留下的后遗症。他舔了舔干裂起皮的嘴唇,
沙哑地嘶吼着:“统计伤亡!还能动的,给老子把机枪架起来!弹药手,检查弹药!
”他的声音在焦灼的空气里传播不远,带着一种绝望的疲惫。
这支队伍已经在这片无名高地上坚守了两天一夜,伤亡过半,补给线被切断,援军杳无音信。
每个人心里都清楚,也许下一次冲锋,就是最后时刻。“排长!
三班副……石头他……”一个新兵,李锐,连滚带爬地过来,脸上混杂着恐惧和焦急,
手指颤抖地指向不远处一堆被炸塌的工事。高城心里一沉,
抓起身边那杆几乎从不离身的步枪,猫着腰冲了过去。陈石头,
那个憨厚得像块石头、总把“没事,排长,我顶得住”挂在嘴边的老兵,
此刻被一根粗大的房梁死死压住了下半身,脸色灰白,身下的泥土已被鲜血浸透成深黑色。
“石头!”高城蹲下身,用力抓住他冰凉的手。陈石头艰难地睁开眼,看清是高城,
嘴角努力想扯出一个习惯性的笑容,却因为剧痛而扭曲。
“排……排长……别……别费劲了……”他气若游丝,目光却越过排长的肩膀,
看向战壕里几个和他儿子年纪相仿的新兵,
“带……带孩子们……撤到后面去……这儿……太敞亮了……”高城鼻子一酸,刚要开口,
那种令人头皮发麻的尖啸声再次撕裂空气!“炮击!隐蔽——!”高城的吼声几乎变调。
世界瞬间被轰鸣和毁灭填满。大地剧烈颤抖,泥土、碎石、弹片如同死亡的冰雹倾泻而下。
高城下意识地扑倒在地,用双臂死死护住头部。就在这地狱般的景象中,
他眼角的余光瞥见了一个身影——那个叫李锐的新兵,在炮弹落下的瞬间,没有任何犹豫,
像一头扑向猎物的豹子,猛地向前窜出,用自己尚且单薄的身躯,
严严实实地覆盖在了无法移动的陈石头身上!“李锐——!”高城的嘶吼被爆炸声彻底吞没。
第二章:未寄出的家书炮击过后,阵地上短暂的死寂被伤兵的呻吟打破。
高城晃了晃嗡嗡作响的脑袋,吐掉嘴里的泥土,连滚带爬地冲向那个方向。
横梁依旧压着陈石头,但他似乎还有微弱的呼吸。而伏在他身上的李锐,背后一片血肉模糊,
军服被撕成了碎片,嵌满了弹片和沙石。他的一只手臂,还保持着护住陈石头头部的姿势,
仿佛一尊凝固的雕塑。“李锐!小李!”高城的声音颤抖得厉害,
他和几个冲过来的士兵一起,小心翼翼地将李锐抬下来。年轻的躯体软软地瘫在排长怀里,
轻得让人心慌。李锐的眼睛半睁着,瞳孔已经开始涣散,呼吸急促而浅薄,
每一次都带着血沫从嘴角溢出。鲜血正从他左胸口袋的位置不断涌出,迅速染红了他的前襟。
“医……医护兵!”高城徒劳地喊着,目光扫过周围,
看到的只有同样伤痕累累的士兵和沉默的尸体。李锐似乎听到了排长的声音,
他的手指微不可察地动了动,用尽生命最后的力气,
艰难地移向自己左胸那个被鲜血浸透的口袋。他的动作极其缓慢,仿佛每移动一毫米,
都在消耗着所剩无几的生命之火。他终于,从那个靠近心脏的口袋里,掏出了一个东西。
那是一个土黄色的信封,边缘早已被摩挲得起了毛边,此刻更是被鲜血彻底浸透,
颜色变得暗沉、黏腻,几乎看不出原本的形状。只有信封正面,
用钢笔书写的、娟秀而熟悉的字体,在血污中依然顽强地透出一点痕迹。
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那个染血的、沉甸甸的信封,塞到高城的手里。他的手冰冷,
带着死亡的寒意,触碰在高城满是老茧的手掌上,激起一阵刺骨的战栗。
“排…排长…”李锐的声音轻得像一阵风,高城必须把耳朵凑到他嘴边才能听清,
地方…执行任务…等…等她长大了…就…就回来看她…”他的眼神里有一种近乎哀求的期冀,
混合着无法言说的巨大遗憾,定定地望着高城,等待着一個承诺。那眼神,像一根烧红的针,
狠狠扎进了高城的心脏。高城感觉自己的喉咙被什么东西死死堵住,眼眶酸涩得厉害。
他死死攥住那封染血的家书,仿佛攥着一块烧红的烙铁,烫得他灵魂都在颤抖。他张了张嘴,
却发不出任何声音,只能重重地、用尽全身力气地点了一下头,仿佛要用这个动作,
将年轻战友最后的牵挂刻进自己的生命里。看到排长的回应,李锐眼中那点微弱的光,
像风中残烛般,闪烁了几下,终于彻底熄灭了。他头一歪,靠在排长怀里,再也没了气息。
那张尚且稚嫩、甚至还带着几分学生气的脸上,凝固着一种近乎安详的表情,
仿佛只是太累了,终于可以卸下重担,沉沉睡去。高城保持着怀抱他的姿势,一动不动。
周围的枪炮声、呼喊声,似乎都离他远去了。他只觉得一股冰冷的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
让他几乎要冻僵在原地。他知道这封信,他太熟悉了。三个月前,
连部最后一次分发积压了许久的邮件时,李锐就是那个最兴奋的人。他收到这封家书时,
高兴得像个孩子,在战壕里来回奔走,逢人便说,是他媳妇儿寄来的,信里说女儿满周岁了,
咿呀学语,会叫“爸爸”了。他还拿出夹在信纸里的那张小小的、模糊的黑白照片,
宝贝似的给每个人看,描述着他女儿眼睛有多大,多像她妈妈。那之后,
这封信就成了李锐最珍贵的宝贝。每次战斗间隙,夜深人静的时候,他都会偷偷拿出来,
凑着微弱的月光或摇曳的油灯,反复地看,用手指极其轻柔地摩挲着信封上妻子的字迹,
对着那张照片傻笑。
他无数次地跟战友们描绘战争结束后的生活:他要回到那个山清水秀的小村庄,
把女儿扛在肩头,去田埂上散步,听她再甜甜地叫一声“爸爸”。
他甚至省下部队偶尔配发的、自己都舍不得吃的水果糖,小心翼翼地包好,
说要带回去给女儿尝一尝。他至死都怀着这个美好的、支撑他度过无数恐怖日夜的念想。
而高城的心,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攥住,然后一点点地撕裂开来。他无法忘记,
就在连队收到这批家书后不久,连指导员在一次只有班排长参加的非正式通气会上,
用沉痛而压抑的语气,通报了后方几个重要交通枢纽和城镇遭遇敌人残酷空袭的惨状。其中,
就包括了李锐家乡所在的那个县城。通报说,敌机轰炸极其猛烈,覆盖范围广,
投掷了燃烧弹,造成的伤亡……是毁灭性的。由于战况紧急,交通通讯几乎完全断绝,
具体的牺牲者名单,根本无法及时统计和传递到前线。一种不祥的预感,
当时就像冰冷的毒蛇,悄然缠绕过高城的心头。但他不敢深想,
更不敢对沉浸在幸福和期盼中的李锐透露半个字。
他只能眼睁睁看着李锐依旧每天怀着热切的盼望,谈论着他的归期,谈论着他的女儿。
他多么希望,那只是自己的错觉,希望李锐的家人能在那场浩劫中幸免于难。可现在,
这封被李锐鲜血浸透、被他临终托付、带着体温和最后期盼的家书,像最终的判决书,
冰冷而残酷地击碎了他最后一丝侥幸。
他要怎么告诉这个在生命最后一刻还惦念着女儿的战士?
他要怎么对着这双刚刚失去神采、却带着期盼闭上的眼睛,说出那个足以摧毁一切的字眼?
你要守护的人,你寄托了全部思念和希望的归途,那座梦里萦绕的村庄,
或许早已在三个月前的那场空袭中,化为一片焦土。你甚至,连和她们告别的机会,
都不曾有。高城缓缓地,将李锐的遗体平放在尚存余温的土地上,用手掌,
极其轻柔地合上了他未曾完全瞑目的双眼。他的动作很轻,带着一种近乎神圣的庄重,
仿佛怕惊扰了这个年轻灵魂未远的安眠。他站起身,将那封沉甸甸的、染血的家书,
小心翼翼地、极其郑重地,展平,贴着自己胸口的内侧口袋放好。那里,
离他自己的心脏最近。信封上冰冷的湿意和仿佛还残留的体温,透过薄薄的军装,
清晰地传递到他的皮肤上,带来一阵阵刺痛。寒风卷过高地,带着呜咽之声,
吹动着他破碎的军装下摆,也吹不散那浓得化不开的血腥与硝烟味。
高城抬起满是血污和烟尘的脸,望向敌方阵地的方向,那里,
敌人的进攻哨音再次凄厉地响起,隐约可见土黄色军服的身影在蠕动。他的眼神里,
所有的痛苦、悲伤、无力和巨大的悲愤,在瞬间被一种极致的、冰冷的火焰所取代,
燃烧成近乎实质的杀意。他猛地弯腰,捡起脚边一挺牺牲战友留下的轻机枪,
枪身上还沾着温热的手印。他粗暴地拉动了枪栓,金属撞击发出清脆而冷酷的声响,
在这短暂的寂静中格外刺耳。他对着身后所有还能挣扎着站起来、眼睛里布满血丝的士兵,
发出了一声咆哮,那声音嘶哑得不像人声,却仿佛一头受伤濒死的野兽,发出的最后怒吼,
穿透了硝烟,震撼着每个人的耳膜和灵魂:“弟兄们!为了李锐!为了所有回不了家的兄弟!
”“杀——!”残存的士兵们,看着排长那如同血铸战神般的身影,
听着那声蕴含了无尽悲怆与决绝的怒吼,胸中压抑的恐惧、悲伤和愤怒,
仿佛找到了宣泄的出口。他们跟着发出了震天的怒吼,如同滚滚惊雷,压过了敌人的哨音。
他们从掩体后、从弹坑里跃出,挺着刺刀,握紧手榴弹,跟着他们排长的背影,
义无反顾地冲向那再次如同潮水般涌来的敌人。
、喊杀声、刺刀碰撞的金属铿鸣声……瞬间交织成一曲人类战争史上最原始也最惨烈的终章。
而那封注定无法寄出的家书,紧贴着高城滚烫的胸膛,被他的体温,
以及那沸腾的、无尽的悲愤与力量,一点点熨烫着。它不再仅仅是一封信,
它是一个士兵未竟的梦想,是一个时代无法送达的温柔,更是一颗投入历史洪流中,
溅起悲壮涟漪的血色石子。它承载着一个丈夫、一个父亲最柔软的牵挂,
和一个民族在最危难时刻,所必须承受的最冰冷的残忍。它永远,也到不了收信人的手中了。
但它的重量,却将通过高城和无数像他一样的幸存者,背负下去,直到胜利的那一天,或者,
直到生命的终点。第三章:残阳如血高城端着那挺轻机枪,像一头发狂的雄狮,
冲在队伍的最前面。子弹从他身边呼啸而过,打在焦土上噗噗作响,但他仿佛毫无知觉。
他的眼睛里只有前方那些土黄色的身影,耳朵里回响着李锐临终的嘱托,
胸膛里那封染血的家书像一块燃烧的炭,灼烧着他的心脏。
“哒哒哒……哒哒哒……”机枪在他手中喷吐着火舌,弹壳欢快地跳跃着,
落在滚烫的土地上。冲在最前面的几个日军士兵如同被割倒的麦子般倒下。
网友评论
资讯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