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敲打窗户的声音渐渐停歇,云层中透出几缕阳光。
谢星站在画室门口,看着被雨水洗净的校园,深深吸了一口湿润的空气。
“你的伞。”
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
谢星转身,看见齐言举着他的黑色折叠伞。
雨水在齐言的肩头留下了深色的痕迹,显然刚才回宿舍的路上,他更多地照顾了那几本要还的书籍。
“谢谢。”
谢星接过伞,注意到齐言略显苍白的脸色,“你没事吧?
看起来不太舒服。”
齐言勉强笑了笑:“老毛病,雨天关节有些疼而己。”
谢星想起齐言走路时轻微的跛脚,心中了然。
他打开画室门:“进来坐会儿吧,我泡点热茶。
算是还你帮我送伞的人情。”
画室里弥漫着松节油和颜料的味道。
齐言好奇地环顾西周,目光掠过堆满画架的角落和一排排颜料,最终落在一幅未完成的画作上——那是校园湖畔的风景,笔触大胆奔放,色彩浓烈得几乎不像是写实。
“你画的?”
齐言问。
谢星正在窗边的小电热壶旁准备茶水,回头看了一眼:“嗯,还没完成。”
“很有意思,”齐言推了推眼镜,凑近细看,“你把湖水画成了深红色,天空却是金黄的。
为什么这样配色?”
“因为那是黄昏时的感觉,”谢星将茶杯递给齐言,“湖面反射夕阳,不应该是死板的橙红色,而是更深、更饱满的色调;天空亮得刺眼,反而显得苍白,所以我把它加强为金黄。”
齐言接过茶杯,若有所思:“感知与现实的区别?”
“可以这么说。”
谢星有些惊讶于齐言的理解力,“你看待世界的方式,比你眼中所见的世界更重要。”
齐言吹了吹茶水的热气,忽然注意到墙角几幅用白布遮盖的画作边缘露出的色彩异常鲜艳。
他本能地想问,却又觉得冒昧,便抿了一口茶,转而说道:“茶很好喝。”
“我妈寄来的,”谢星靠在窗边,“她说艺术家都需要好茶提神。”
窗外,阳光己经完全穿透云层,校园里的积水反射着耀眼的光芒。
远处,几个学生踏过浅浅的水洼,惊起一阵飞溅的水花。
“雨停了,”齐言说,“我该去图书馆了。”
“等等,”谢星犹豫了一下,“如果你不忙...我想给你看样东西。”
齐言看了看手表,点点头。
谢星走向墙角那些被遮盖的画布,掀开了其中一幅。
齐言的呼吸微微一滞。
画上是两个纠缠的人体,线条流畅而充满张力,色彩对比强烈得几乎刺眼。
更令人震惊的是,两个人物都是男性,他们的姿态既像是搏斗,又像是拥抱,痛苦与愉悦的表情交织在脸上,分不清界限。
“这是我去年获奖的作品,”谢星的声音有些紧张,“叫《界限》。”
齐言沉默良久,终于开口:“它让我感到...不安,但又忍不住想看。
这就是你眼中的世界吗,谢星?”
“有时候是。”
谢星盖上画布,“很多人觉得这太过激烈,或者...不合适。”
“因为它描绘了同性之间的情感?”
齐言轻声问。
谢星点头,开始收拾画具:“差不多。
系里有人建议我画些‘更阳光’的主题。”
齐言再次看向那幅被遮盖的画作,仿佛能穿透白布看见下面的色彩。
“雨后的阳光不算阳光吗?”
他忽然说,“痛苦和困惑就不值得被表达吗?
我认为...这很真实。”
谢星停下手中的动作,看向齐言。
阳光从窗户斜射进来,在齐言的侧脸投下柔和的光影。
那一刻,谢星有一种强烈的冲动,想画出眼前这个矛盾的人——看似拘谨克制,却能够理解他最疯狂的艺术表达。
“下周这个时候,”谢星突然说,“如果你有空,愿意来做我的模特吗?”
话一出口,连谢星自己都感到意外。
他从不轻易邀请别人做他的模特,尤其是当他隐隐感到这个人可能会进入他内心深处的时候。
齐言显然也吃了一惊,他低头看了看自己朴素整洁的衣着,又看向谢星充满自由随性的画作,嘴角泛起一丝自嘲的笑意:“我?
我不认为我这样的形象适合出现在你的画中。”
“正是你这样的形象,”谢星首视着他的眼睛,“才最值得被画下来。”
窗外,一群鸽子飞过,它们的影子快速掠过画室的窗户。
齐言沉默了片刻,最终点了点头。
“好吧,下周见。”
齐言离开后,谢星站在空荡荡的画室里,看着窗外被雨水洗刷一新的世界。
阳光明媚得晃眼,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青草的气息。
他忽然觉得,这个原本只是出于同情才稍加关注的学长,比他所有的画作都更加难以解读,也更加引人探索。
雨后的快乐,谢星心想,或许就藏在这些意想不到的发现中。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