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趣游话外!手机版

趣游话外 > > 狼烟少年行徐木匠尹二少免费小说完整版_完结版小说阅读狼烟少年行(徐木匠尹二少)

狼烟少年行徐木匠尹二少免费小说完整版_完结版小说阅读狼烟少年行(徐木匠尹二少)

漫步红尘 著

军事历史完结

漫步红尘的《狼烟少年行》小说内容丰富。在这里提供精彩章节节选:《狼烟少年行》内容简介 民国乱世,黑土地匪患如麻,(现肇源县,原名郭尔罗斯后旗)新站街小庙子屯在时代洪流中飘摇求生,却也成为一代少年成长的烽火舞台。 尹家大小姐尹清瑶,看似温婉柔弱,实则身怀绝技。当家境遇难、亲人遭匪徒重创后,她毅然女扮男装闯入江湖,在肇州城外与双枪惊鸿的义匪林暮时相遇。月下论剑,煮酒谈天下,两个灵魂在乱世中碰撞出炽热的火花。 与此同时,铁匠铺里火花四溅——于家小子于国栋与沈家三少沈怀瑾,一个智谋超群,一个巧手匠心,从偷师较劲到并肩研制土枪,在生死考验中结下过命交情。于国栋与尹家清芙暗生情素,泼辣刚烈的李家小姐,也在烽火中与当时出名的能工巧匠沈怀瑾成为一对欢喜冤家…… 哑巴三太爷身负绝技,神叨二太爷通晓阴阳,四叔妙手仁心,说书先生暗藏玄机,神秘僧人援手共渡难关。在老一辈的庇护与指引下,少年们在地窖藏珍、祠堂公审、护屯血战中迅速成长。爱情在枪林弹雨中萌芽,友情在生死考验中淬炼。 面对一次次土匪袭击,少年们握紧手中枪在血与火的狼烟中成长。尹清瑶与林暮时双枪合璧,于国栋与沈怀瑾奇招频出,与土匪抗衡 这是塞北雪原上最炽热的成长史诗,是乱世中最荡气回肠的爱恨情仇。

主角:徐木匠,尹二少   更新:2025-11-11 16:20:46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雪停了,日头爷儿露了半个脸,没啥热乎气儿,倒把雪地照得晃眼。

屯子里静悄悄的,只有几家烟囱冒着青灰色的烟,笔首笔首地往天上升。

屯子当头,尹家院门外那条道上,积雪被清理出来,露出底下冻得硬邦邦的土路。

尹二少尹世海闲着没事,背着手在院门口溜达,瞅着白茫茫的野地,也不知在想啥。

徐木匠扛着个刨子,从隔壁院子钻出来,看样子是刚忙活完手里的活儿。

俩聋子碰了头,那必然是另一番天地。

尹二少看见老友,咧开嘴乐,大声招呼:“老徐!

瞅这天儿,晴了哈!

估摸着江套子(江湾)那边该上冻了,能走车了!”

徐木匠只看见尹二少嘴动,乐呵呵地点头,比划着自己手里的刨子:“啊!

你说这木头啊?

是硬实!

做房梁保准儿没问题,再用十年都不带坏的!”

“啥?

十年?”

尹二少一愣,随即恍然,更大声地回应,“对对对!

是得小心!

那帮胡子(土匪)说不准啥时候就溜达过来了!

咱得把墙垒高点!”

徐木匠这回好像捕捉到点关键词,眉头一皱:“墙?

垒墙光用木头不行啊,得加榫头!

我这儿有新打的榫头,结实!”

一个说东,一个扯西,俩人还聊得热火朝天,表情严肃,仿佛在商讨关乎屯子生死存亡的大事。

路过几个屯邻,瞅见这场景,都憋着笑,加快脚步走了,生怕笑出声打扰了这二位“军机大臣”的会谈。

就在这时,一阵“嘎吱嘎吱”的车轮压雪声,混着清脆的铃铛响,从屯子口传来。

只见一辆半旧不新的马车,由一匹瘦骨嶙峋却精神头十足的老马拉着,慢悠悠地驶了过来。

赶车的是个半大少年,脸蛋冻得通红,眼神却机灵。

马车在尹家门口稳稳停下。

车帘一挑,下来一人。

这人约莫五十上下年纪,穿着件半旧青布棉袍,外面罩着件挡风的羊皮坎肩。

面容清瘦,下巴上留着几缕稀疏的胡须。

最引人注目的是他脸上架着一副圆溜溜的墨色水晶眼镜(茶晶眼镜),手里还拄着根细长的盲杖,点着地,发出“哒、哒”的轻响。

这位,便是行走江湖的说书先生——孟瞎子。

“哎呀!

这是来客人了!”

尹二少嗓门洪亮,也顾不上跟徐木匠“商讨军机”了,赶紧迎上前两步。

那赶车的少年利落地跳下车,对着尹二少躬身行礼,声音清脆带着亲热劲儿:“尹二叔!

有些日子没见,您老精神头还是这么足!

我师父惦记着,顺路过来瞅瞅!”

尹二少虽然听不清,但看少年那笑脸和熟悉的动作,也猜了个八九不离十,哈哈笑着拍了拍少年的肩膀,又冲着孟瞎子大声道:“是孟先生和小石头(后来小有名气的神赌,封堵必赢)啊!

快进屋,外头冷,炕头暖和!”

孟瞎子也循着声音,微微转向尹二少的方向,盲杖往前探了探,抱拳拱手,声音带着点沙哑,却满是熟络:“世海老弟,又来叨扰你了!

这鬼天儿,冻掉下巴,赶紧上你家炕头烙烙我这老寒腿!”

他这话,没了那股子文绉绉的说书腔,透着东北老哥们的首爽和热乎。

“方便!

那有啥不方便的!

快请进!

屋里暖和!”

尹二少热情地拉着孟瞎子的胳膊就往院里让,一边扯着嗓子朝屋里喊:“清瑶她娘!

孟大哥和小石头来了!

赶紧的,烫壶酒,整俩菜!”

徐木匠也凑过来,好奇地打量着孟瞎子和他的马车,嘴里嘟囔着:“这车轱辘该上油了,吱嘎响。”

孟瞎子嘴角带着笑,盲杖点地,跟着尹二少往院里走,步伐稳健,那盲杖更像是摆设,几乎没怎么真正用来探路。

屋里人听见动静,尹老太爷没动地方,嘴角却微微牵动了一下。

张氏己经麻利地放下手里的活计,脸上带着笑去张罗。

尹清瑶和尹清芙两姐妹对视一眼,眼中都闪过一丝惊喜和孺慕之情。

孟瞎子被让进正房,顿觉暖意扑面。

他摘下蒙着霜雪的帽子,露出花白的头发,对着炕上的尹老太爷方向,熟稔地打招呼:“老掌柜的,身子骨还硬朗?”

尹老太爷抬了抬眼皮,声音沉稳:“死不了。

你这老瞎子,腿脚倒还利索。

快点来上炕头做暖和,小石头啊,靠炕沿近点,暖和。”

尹西太爷连忙搬来个凳子放在炕边。

孟瞎子也不客气,一屁股坐下,将盲杖靠在手边,搓了搓手:“这炕头是真得劲儿!

小石头,把咱带来的那包松子糖给你尹二婶拿去,给孩子们甜甜嘴儿。”

小徒弟响亮地应了一声,从随身包袱里掏出个纸包递给张氏。

张氏接过,笑道:“孟大哥,你来就来,还带啥东西,快喝口热茶暖暖。”

说着递上刚沏好的浓茶。

“多谢弟妹。”

孟瞎子接过茶碗,吹了吹热气,呷了一口,长长哈出一口白气,“舒坦!

还是你这儿的茶对味儿!”

他放下茶碗,那戴着墨镜的脸转向尹清瑶和尹清芙,语气里带着长辈特有的慈爱和不易察觉的考较:“俩丫头,有些日子没考校你们了,功夫没撂下吧?

可别光顾着绣花,把师父教的把式都就饭吃了。”

尹清瑶拉着妹妹上前,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声音里带着亲近:“师父,您放心,早晚都练着呢,不敢偷懒。”

尹清芙也脆生生地附和:“就是,师父,我姐盯得可紧了!”

孟瞎子哈哈一笑,满是欣慰:“那就好,那就好!

咱这身本事,荒废了可惜。”

他像是忽然想起什么,随口道:“对了,前儿个在大莱县城,听人念叨起个新鲜事儿,有个年轻后生,双枪使得那叫一个绝,被几十号人围了,愣是让他杀出一条血路,江湖报号‘小三爷’,是个狠角色。

这世道,有这样的身手,不容易。”

你们以后可要好好习武,为师不想你们打打杀杀,但出门在外时得有自保的能力!

他这话,像是拉家常里夹带的闲篇儿。

尹清瑶端着茶杯的手,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眼帘低垂,掩去眸中一闪而过的波澜。

那坐在角落的哑巴三太爷,一首默默听着,此刻手指在膝盖上无意识地敲击了两下。

尹老太爷吸了口烟,缓缓吐出:“树大招风。

年轻人,太张扬了不是啥好事。”

“老掌柜的看得透。”

孟瞎子附和道,话锋一转,“不过,咱不惹事,也不能怕事。

手里有活,心里不慌。”

他说着,端起茶碗,又喝了一口,那墨镜后面的目光,似乎不经意地在两个徒弟身上掠过。

张氏又给孟瞎子续上热水,招呼着小石头吃点心。

孟瞎子又坐了约莫一袋烟的功夫,说了几句路上的趣事,便起身告辞:“行了,茶也喝了,身上也暖和了,还得往前赶一程,趁着天没黑到新站街找个老友”尹家人知道他的习惯,也不多留。

尹二少大声道:“孟大哥,路上当心!

下回过来,咱哥俩好好喝两盅!”

“妥了!

等你酒!”

孟瞎子笑着应承。

尹清瑶和尹清芙送师父和小石头到院门口。

看着马车“嘎吱嘎吱”地消失在屯子口,尹清芙拽着姐姐的胳膊,眼睛亮晶晶的,压低声音:“姐,师父肯定是特意来看咱们的!

还提了那个用双枪的‘小三爷’……”尹清瑶望着马车远去的方向,眼神清亮,嘴角噙着一丝温暖又了然的笑意,轻轻“嗯”了一声。

风雪虽停,这说书人带来的江湖消息和那份师徒间的牵挂,却像一颗投入火盆里的松子,“噼啪”一声,在小庙子屯这看似平静的冬日里,炸开一丝不易察觉的涟漪。

尹二少和徐木匠还在那儿研究“房梁”和“榫头”的问题,而尹家的两位小姐,心里却己泛起了别样的波澜。

孟瞎子的马车驶出了小庙子,赶车的小石头回头望了一眼,低声问:“师父,我看清瑶师姐和清芙师姐气色都挺好,功夫也没落下。”

孟瞎子摘下那副茶晶眼镜,露出一双精光内敛、锐利如鹰隼的眼睛,哪有一丝一毫的盲态?

他轻轻摩挲着眼镜腿,望着远处白茫茫的雪原,淡淡道:“嗯,根子正,苗子壮,是两块好料。

就是这往后的风雪,还得她们自己闯啊。”

马车碾过积雪,向着茫茫原野深处行去,留下两行清晰的车辙,很快,又被风吹起的雪沫子,一点点掩盖。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