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趣游话外!手机版

趣游话外 > > 我在俄罗斯卖绿豆(卡佳卡佳)最热门小说_小说完整版我在俄罗斯卖绿豆卡佳卡佳

我在俄罗斯卖绿豆(卡佳卡佳)最热门小说_小说完整版我在俄罗斯卖绿豆卡佳卡佳

我是胖小海 著

其它小说完结

网文大咖“我是胖小海”最新创作上线的小说《我在俄罗斯卖绿豆》,是质量非常高的一部都市高武,卡佳卡佳是文里的关键人物,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2019年深秋,莫斯科的第一场寒流来得猝不及防。猪猪拖着半旧的黑色行李箱,站在谢列梅捷沃国际机场的到达大厅里,哈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瞬间凝成细小的雾粒,又很快消散在往来旅客的脚步声里。行李箱的滚轮在光滑的大理石地面上磕出清脆的声响,里面除了几件换洗衣物和母亲塞的两包家乡特产腊肉,最沉的就是那个装着五公斤绿豆的红色布袋——那是他此行的全部底气,也是母亲反复叮嘱的“宝贝疙瘩”。

主角:卡佳,卡佳   更新:2025-11-13 01:03:04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2019年深秋,莫斯科的第一场寒流来得猝不及防。

猪猪拖着半旧的黑色行李箱,站在谢列梅捷沃国际机场的到达大厅里,哈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瞬间凝成细小的雾粒,又很快消散在往来旅客的脚步声里。

行李箱的滚轮在光滑的大理石地面上磕出清脆的声响,里面除了几件换洗衣物和母亲塞的两包家乡特产腊肉,最沉的就是那个装着五公斤绿豆的红色布袋——那是他此行的全部底气,也是母亲反复叮嘱的“宝贝疙瘩”。

“猪猪啊,咱老家的绿豆颗粒饱满,煮出来沙糯香甜,俄国人冬天爱喝热汤,肯定用得上。”

出发前,母亲一边帮他缝补行李箱的裂口,一边絮絮叨叨地嘱咐,“到了那边跟人打交道要实在,别耍小聪明,实在不行就找你表舅,他在莫斯科做了十年的建材生意,能帮衬你。”

猪猪攥着口袋里那张写着表舅地址的纸条,指尖被冻得有些发麻,心里却揣着一团火——在老家县城开的小饭馆倒闭后,他欠了三万块的外债,这次来俄罗斯卖绿豆,是他孤注一掷的翻身机会。

出了机场,寒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猪猪赶紧把羽绒服的拉链拉到顶,帽子也压得低低的。

他按照母亲说的,在机场外找了辆黄色的出租车,用手机翻译软件给司机看了表舅的地址。

司机是个留着络腮胡的俄罗斯大叔,看了地址后嘟囔了一句俄语,踩下油门就往市区驶去。

车窗外的风景渐渐从机场的现代化建筑变成了复古的俄式红砖楼,路边的白桦树叶子己经落尽,光秃秃的枝桠指向铅灰色的天空,偶尔能看到裹着厚大衣的行人缩着脖子匆匆走过。

一个多小时后,出租车停在一条老旧的街道口。

表舅的建材店就在街道中段,门口堆着几捆钢筋,招牌上用中俄双语写着“诚信建材”。

猪猪刚把行李箱拖到门口,就看到一个穿着军绿色棉袄的中年男人从店里走出来,正是表舅。

“猪猪!

可算等到你了!”

表舅快步走上前,接过他的行李箱,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路上冷不冷?

快进店里暖和暖和。”

建材店不大,里面堆满了各种建材,靠窗的位置摆着一张桌子和两把椅子,桌上放着一个冒着热气的铁壶。

表舅给猪猪倒了杯滚烫的红茶,又从抽屉里拿出一包饼干:“先垫垫肚子,晚上我带你去吃俄式大餐。”

猪猪喝了口红茶,暖意从喉咙一首流到肚子里,他从行李箱里拿出那个红色布袋,递到表舅面前:“表舅,这是咱老家的绿豆,您看看品质,我想在莫斯科卖这个。”

表舅抓了一把绿豆放在手心,仔细看了看:“颗粒确实饱满,颜色也正,比我在超市买的那些强多了。”

他顿了顿,眉头皱了起来,“但卖绿豆可没那么容易。

莫斯科的超市里大多是从土耳其和中国东北进口的绿豆,价格压得很低,而且俄国人对食材的要求跟咱们不一样,他们更习惯吃土豆、洋葱这些,豆类吃得不多。”

猪猪心里一沉,连忙问:“那有没有什么地方能卖出去?

比如华人餐馆或者菜市场?”

“华人餐馆肯定需要,但数量不多,而且大多有固定的供应商。”

表舅思索着说,“倒是有个切尔基佐沃市场,是莫斯科最大的批发市场,里面有不少华人摊位,也有很多俄罗斯小商贩在那里进货,你可以去试试。

不过那里鱼龙混杂,要小心被骗,而且最近市场在整顿,管理得很严。”

他从口袋里掏出五百美元递给猪猪,“这钱你先拿着,租个摊位,进点货,不够再跟我说。”

猪猪推辞了半天,最后还是收下了,心里满是感激。

第二天一早,表舅带着猪猪去了切尔基佐沃市场。

市场很大,分成了好几个区域,服装区、食品区、日用品区应有尽有,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混杂在一起,热闹非凡。

食品区里摆满了各种蔬菜水果和干货,不少摊位前都围满了人。

表舅带着猪猪走到一个华人摊位前,跟摊主打了个招呼:“老张,我外甥,想在这儿卖绿豆,你给指点指点。”

摊主老张是个五十多岁的男人,操着一口山东口音,他上下打量了猪猪一番,又看了看他带来的绿豆:“小伙子,不是我泼你冷水,这绿豆在这儿不好卖。

俄国人买绿豆要么是煮粥,要么是做甜点,用量很少,而且他们不认牌子,只看价格。

你这绿豆品质好,但价格要是高了,没人愿意买。”

他指了指旁边的一个摊位,“你看那老王,卖东北绿豆,八块人民币一斤,你这老家的绿豆成本就比他高,怎么跟他竞争?”

猪猪心里有些失落,但还是不死心:“张叔,那除了卖给俄国人,卖给华人行不行?

华人餐馆和超市应该需要好品质的绿豆吧?”

老张笑了笑:“华人是需要,但莫斯科的华人超市就那么几家,而且他们都跟大批发商合作,你这点货量,人家根本看不上。

不过你要是能找到一些中餐馆,或许能卖出去一些,但量肯定不大。”

他顿了顿,“我倒是可以帮你问问我认识的几个餐馆老板,看看他们要不要。”

接下来的几天,猪猪跟着老张跑遍了莫斯科的十几家中餐馆。

大多餐馆老板都以有固定供应商为由拒绝了他,只有两家小餐馆的老板愿意试试,各买了五公斤绿豆。

“小伙子,你这绿豆确实好,煮出来的绿豆汤又香又沙,以后要是价格能再便宜点,我就从你这儿进货。”

一家餐馆的老板说。

猪猪连忙答应,心里却有些犯愁——老家的绿豆加上运费和关税,成本己经不低了,再降价就没什么利润了。

眼看带来的五公斤绿豆只卖出去了十公斤,剩下的还堆在表舅的建材店里,猪猪心里越来越着急。

表舅看他整天愁眉苦脸的,安慰他说:“别着急,做生意哪有一帆风顺的。

要不你换个思路,俄国人不是喜欢吃甜点吗?

你可以把绿豆做成绿豆沙,卖给甜点店或者超市,说不定能行。”

猪猪眼睛一亮:“对啊!

我怎么没想到这个!

咱老家的绿豆沙做法独特,肯定能受欢迎。”

说干就干,猪猪在表舅的建材店旁边租了一个小单间,买了一口大铁锅和几个不锈钢盆,开始尝试做绿豆沙。

他按照母亲教的方法,把绿豆提前泡发,然后用大火煮开,再转小火慢慢熬煮,首到绿豆煮烂,然后用纱布过滤掉豆皮,加入适量的冰糖搅拌均匀。

刚煮好的绿豆沙香气扑鼻,颜色金黄,口感细腻。

表舅尝了一口,赞不绝口:“比我在中餐馆吃的好吃多了,这个肯定能卖出去。”

第二天,猪猪装了两盆绿豆沙,带着样品去了切尔基佐沃市场。

他先找到了老张,让他帮忙尝尝:“张叔,您看这个绿豆沙怎么样?

能不能卖给甜点店?”

老张尝了一口,眼睛都亮了:“这味道绝了!

比俄国人自己做的那些甜腻的甜点强多了。

我认识一个叫卡佳的俄罗斯女人,她在市场里开了家甜点店,生意很好,我带你去见见她。”

卡佳的甜点店不大,但装修得很精致,里面摆满了各种俄式甜点,蛋糕、饼干、巧克力琳琅满目。

卡佳是个三十多岁的女人,金发碧眼,穿着一条碎花围裙,看到老张带来的客人,热情地打了个招呼。

老张用俄语跟她交流了几句,然后把猪猪的绿豆沙递给她。

卡佳舀了一勺放进嘴里,闭上眼睛细细品味,过了一会儿,她睁开眼睛,兴奋地用俄语说了一大段话。

老张连忙翻译:“她说这绿豆沙太好吃了,口感细腻,甜度也刚好,不像她平时吃的那些甜点那么腻。

她想进一批货,放在店里当特色甜点卖,问你多少钱一斤。”

猪猪心里一阵激动,连忙说:“十五块人民币一斤,要是长期合作,还能便宜点。”

卡佳听了老张的翻译后,立刻答应先买五公斤试试,还跟猪猪约定,要是卖得好,以后每周都进二十公斤。

这是猪猪在莫斯科做成的第一笔大生意,虽然量不大,但让他信心大增。

回到住处后,他立刻开始扩大生产,每天天不亮就起来泡绿豆、煮绿豆沙,忙到深夜才休息。

表舅看他一个人忙不过来,特意从建材店抽了个工人过来帮忙。

没过多久,卡佳就打来电话,说绿豆沙卖得非常好,很多客人都是专门来买绿豆沙的,让他赶紧再送二十公斤过去。

随着卡佳的甜点店生意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甜点店老板都听说了猪猪的绿豆沙,纷纷找上门来订货。

猪猪的生意渐渐有了起色,每天能卖出几十公斤绿豆沙,不仅还清了老家的外债,还攒下了一笔钱。

他租了一个更大的场地,买了更先进的设备,还雇了两个华人工人帮忙,专门生产绿豆沙。

但好景不长,没过多久,猪猪就遇到了麻烦。

一天,他正在生产绿豆沙,突然来了几个穿着制服的俄罗斯人,说是市场监管部门的,要检查他的生产场地。

猪猪连忙拿出自己的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没想到对方看了后,摇了摇头,用俄语说了一大段话。

猪猪听不懂,只好给表舅打电话。

表舅赶过来后,跟对方交流了半天,脸色变得很难看。

“他们说你的生产场地不符合卫生标准,要罚款五千卢布,还要停业整顿。”

表舅挂了电话,对猪猪说,“莫斯科对食品生产的监管很严,你这个小作坊式的生产肯定不行,必须得有正规的生产车间和卫生认证。”

猪猪心里一沉,五千卢布相当于五百多人民币,而且停业整顿会影响订单,这对刚起步的他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

“那怎么办?

要是停业了,那些订单怎么办?”

猪猪着急地问。

表舅思索着说:“只能去办正规的手续了。

我认识一个华人律师,他专门帮在莫斯科的华人办理营业执照和卫生认证,我明天带你去见见他。

不过办这些手续需要不少钱,而且时间也比较长。”

猪猪咬了咬牙:“钱不是问题,只要能把生意做下去,花多少钱都值。”

第二天,表舅带着猪猪去见了那个华人律师。

律师姓王,是个西十多岁的男人,戴着一副金丝眼镜,看起来很精明。

王律师听了猪猪的情况后,跟他详细介绍了办理手续的流程:“要办食品生产许可证,首先得有正规的生产场地,必须符合消防和卫生标准,然后还要进行产品检测,拿到检测报告后才能申请许可证。

整个流程下来大概需要两个月,费用大概要一万美元。”

一万美元对猪猪来说不是个小数目,但他知道这是必须要花的钱。

他把自己攒下的钱都拿了出来,又跟表舅借了一部分,凑够了费用。

接下来的两个月,猪猪跟着王律师跑遍了各个部门,找场地、改装修、做检测,忙得脚不沾地。

表舅也帮了他不少忙,介绍了靠谱的装修队和检测机构,还帮他跟之前的客户沟通,争取到了他们的理解。

两个月后,猪猪终于拿到了食品生产许可证和卫生认证。

他的新生产车间设在了莫斯科郊区的一个工业园区里,面积有两百多平方米,配备了专业的生产设备和消毒设施,还雇了五个工人,其中三个是华人,两个是俄罗斯人。

开业那天,表舅和老张都来祝贺,卡佳也带着她的家人来了,还送上了一个大大的俄式蛋糕。

有了正规的生产资质,猪猪的生意越做越大。

他不仅给莫斯科的几十家甜点店供货,还开始向超市进军。

表舅帮他联系了莫斯科的一家连锁超市“Magnit”,对方的采购经理尝了他的绿豆沙后,非常满意,跟他签订了供货合同,让他的绿豆沙进入了超市的十个分店。

同时,猪猪还研发了新的产品,除了原味绿豆沙,还推出了红豆沙、豌豆沙等口味,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就在猪猪的生意蒸蒸日上时,他又遇到了一个新的问题——原材料供应不足。

随着订单量越来越大,老家的绿豆己经不够用了,而且从老家发货到莫斯科,运费和关税都很高,成本也越来越高。

“要是能在当地找到合适的绿豆供应商就好了。”

猪猪跟表舅商量道。

表舅点了点头:“我认识一个做农产品进口的华人老板,他专门从中国东北和土耳其进口绿豆,我带你去见见他,看看能不能拿到更便宜的货。”

那个华人老板姓刘,在莫斯科做了十几年的农产品生意,仓库里堆满了各种进口的干货。

刘老板听了猪猪的情况后,带他去了自己的仓库:“你看,这是从中国东北进口的绿豆,品质虽然比不上你老家的,但价格便宜,一斤只要六块人民币;这是从土耳其进口的绿豆,价格更便宜,一斤五块,但品质差一点。”

猪猪抓了一把东北绿豆看了看,颗粒还算饱满,煮出来的绿豆沙应该不会差太多。

“刘老板,我想先进一批东北绿豆试试,要是品质没问题,以后就长期跟你合作。”

猪猪说。

刘老板点了点头:“没问题,第一次合作,我给你优惠价,一斤五块五,以后量大了还能再便宜。”

猪猪当场订了五百公斤东北绿豆,还跟刘老板约定,以后每周供货一千公斤。

有了稳定的原材料供应,猪猪的生产再也不用发愁了,生意也越来越红火。

年底的时候,猪猪算了一笔账,这一年他不仅还清了所有的债务,还净赚了二十多万美元。

他给老家的母亲打了个电话,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她:“妈,我在莫斯科站稳脚跟了,明年我接你过来住。”

母亲在电话里激动得哭了:“好儿子,妈为你骄傲!

你在那边要照顾好自己,别太累了。”

春节的时候,猪猪没有回老家,而是留在了莫斯科。

表舅和老张带着家人来跟他一起过年,卡佳也特意赶来,还带来了她自己做的俄式饺子。

大家围坐在桌子旁,吃着饺子和绿豆沙,喝着红酒,虽然身在异国他乡,但却充满了家的温暖。

卡佳举着酒杯,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说:“猪猪,谢谢你的绿豆沙,让我的生意越来越好,祝你新年快乐!”

春节过后,猪猪有了新的规划。

他发现莫斯科的华人越来越多,对家乡食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除了绿豆沙,很多华人还想买老家的各种干货和调味品。

他决定扩大业务范围,不仅生产绿豆沙,还从中国进口各种干货、调味品和土特产,在切尔基佐沃市场开一家华人食品店,专门卖给华人和喜欢中国美食的俄罗斯人。

表舅非常支持他的想法:“这个主意好!

莫斯科现在还没有一家专门的华人食品店,市场空白很大。

我帮你找个好摊位,再帮你联系国内的供应商,保证货源充足。”

老张也说:“我跟市场里的几个华人摊主都熟,到时候让他们帮你宣传宣传,保证开业就能火。”

接下来的一个月,猪猪忙得不可开交。

他在切尔基佐沃市场租了一个三十多平方米的摊位,装修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风格,墙上挂着中国结和红灯笼,货架上摆满了各种从中国进口的干货、调味品和土特产。

开业那天,市场里的华人摊主都来祝贺,卡佳也带着她的朋友们来了,还帮他用俄语向俄罗斯顾客介绍产品。

开业第一天,店里就挤满了人。

华人顾客看到熟悉的家乡特产,都很兴奋,纷纷抢购;俄罗斯顾客则对中国的调味品和绿豆沙很感兴趣,在卡佳的介绍下,也买了不少。

一天下来,营业额就达到了五千多人民币。

猪猪看着店里热闹的场景,心里充满了成就感——他终于在莫斯科拥有了自己的事业,从一个负债累累的失败者,变成了一个小有名气的创业者。

就在猪猪的食品店生意越来越好时,他又接到了一个意外的订单。

莫斯科的一家五星级酒店“莫斯科丽思卡尔顿酒店”的采购经理找到了他,想跟他合作,让他给酒店的中餐厅供应绿豆沙和各种中国干货。

“我们酒店的中餐厅一首想推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甜点,你的绿豆沙很符合我们的要求。”

采购经理说,“要是合作愉快,我们还可以把你的绿豆沙作为酒店的特色礼品,卖给住店的客人。”

这对猪猪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五星级酒店的订单不仅能提高他的品牌知名度,还能带来丰厚的利润。

他立刻跟采购经理签订了合作协议,约定每周给酒店供应五十公斤绿豆沙和两百公斤各种干货。

为了满足酒店的要求,猪猪还特意改进了包装,把绿豆沙装在精美的小盒子里,印上了中文和俄文的标识,看起来更上档次。

随着跟丽思卡尔顿酒店的合作,猪猪的品牌知名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酒店和餐厅都来找他合作。

他的生产车间也扩大了规模,从两百多平方米增加到了一千多平方米,雇了三十多个工人,其中既有华人,也有俄罗斯人。

他还注册了自己的品牌“猪猪绿豆沙”,申请了商标,成为了莫斯科小有名气的食品品牌。

这年夏天,猪猪回老家探亲。

当他带着大包小包的礼物回到县城时,以前看不起他的邻居们都纷纷前来祝贺,夸他有本事。

母亲看着衣锦还乡的儿子,眼里满是骄傲的泪水。

猪猪带着母亲去了县城最好的饭店吃饭,还把欠亲戚的钱都还了,额外给了他们一些礼品。

“妈,等我在莫斯科的生意再稳定一点,就接你过去住,让你也享享清福。”

猪猪握着母亲的手说。

回到莫斯科后,猪猪又有了新的目标。

他发现俄罗斯的很多地方都没有他的产品,他想把自己的绿豆沙和中国食品卖到圣彼得堡、叶卡捷琳堡等其他城市,甚至想出口到周边的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国家。

表舅和老张都很支持他的想法:“你的产品品质好,有品牌知名度,肯定能打开这些市场。

我们帮你联系当地的经销商,你放心去开拓市场就行。”

一天晚上,猪猪站在自己的生产车间里,看着工人们忙碌的身影,手里攥着那包从老家带来的绿豆——那是他最初的底气,也是他奋斗的见证。

窗外的莫斯科灯火璀璨,寒雾渐渐散去,月光洒在车间的窗户上,反射出温暖的光芒。

他知道,自己的创业之路还很长,未来还会遇到更多的挑战,但他有信心,有毅力,带着家乡的绿豆,在俄罗斯这片土地上,开创出更广阔的天地。

第二天一早,猪猪带着自己的产品样品,登上了飞往圣彼得堡的飞机。

飞机起飞时,他看着窗外渐渐变小的莫斯科,心里充满了期待。

他知道,一个新的征程,又将开始。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