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七点十五分,市立图书馆的玻璃幕墙外,霓虹灯正给深秋的冷雨染上迷离的色彩。
林迟把《极端环境生存指南》第三版的塑封拆开,新书特有的油墨味混着窗外飘进来的潮湿空气,在鼻尖萦绕成一种奇异的安心感。
“还研究这个?”
王鹏叼着半截烟从借阅台后探出头,他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得噼啪响,屏幕上是没打完的斗地主残局,“新闻说的世纪寒流,最多让你多穿两条秋裤。”
林迟翻到“低温冻伤紧急处理”那页,铅笔在空白处画了个小小的批注:“酒精擦拭会加速热量流失,改用温水复温。”
她头也没抬:“上次台风天,你说城市排水系统绝对没问题,结果在馆门口蹚了半米深的水。”
“那能一样吗?”
王鹏嗤笑一声,把烟头摁在满是烟蒂的可乐罐里,“气象局说了,这次寒潮是西伯利亚冷空气南下,百年不遇是噱头,超市里抢白菜的大妈们才是真被忽悠瘸了。”
他瞥了眼墙上的挂钟,猛地合上笔记本电脑,“七点半,我溜了啊。
今晚你值夜班,别又抱着这些破书看到天亮。”
林迟抬头时,王鹏己经抓起椅背上的冲锋衣冲向楼梯口,他的声音隔着老远飘过来:“对了,馆长说让你把过期的期刊整理出来,明天收废品的来拉——守着这些纸片子又不能当饭吃!”
借阅区只剩下林迟一个人。
她把《极端环境生存指南》塞进随身的帆布包,起身巡视书架。
这座图书馆建成快三十年了,木质书架被岁月磨得发亮,古籍部的线装书散发着陈旧的霉味,少儿区的绘本还摊在小桌上,画着阳光灿烂的农场和永远不会下雨的游乐园。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了一下,是母亲发来的微信:“新闻说要停电,妈给你寄了箱暖宝宝,记得收。”
林迟刚打完“知道了”,屏幕上方突然弹出一条紧急新闻推送,红色的感叹号刺得人眼睛疼:全球多地观测到异常极光,范围覆盖中低纬度,专家称可能与地磁暴有关……她点开视频,首播画面里的夜空被诡异的绿色光带撕裂,主播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颤抖:“……这完全不符合常规极光的形成条件,气象部门刚刚发布了最高级别的寒潮预警,预计未来十二小时内,全国范围内将出现断崖式降温……”窗外的雨突然变大了,豆大的雨点砸在玻璃上,噼啪作响。
街对面的LED屏幕闪烁了两下,原本播放着护肤品广告的画面变成一片雪花。
紧接着,整栋图书馆的灯开始忽明忽暗,应急通道的绿光像鬼火似的在走廊尽头明灭。
林迟的心跳骤然加速。
她跑到窗边,看见街上的行人纷纷抬头望天,原本被霓虹灯遮蔽的夜空此刻露出一角,墨蓝色的天幕上,一缕极淡的绿光正悄然蔓延。
“搞什么鬼?”
保安老张骂骂咧咧地推开门,他手里攥着个老式收音机,滋滋的电流声里夹杂着播音员变调的警告:“……所有市民请立即回家,储备食物和饮用水,关闭门窗,远离玻璃窗……重复,这不是演习……张叔,备用发电机能启动吗?”
林迟的声音有些发紧。
老张猛拍了两下收音机,烦躁地摆摆手:“早该换了这破玩意儿!
发电机上个月就坏了,上报了好几次,馆长说经费紧张……”他的话没说完,整座城市突然陷入了一片黑暗。
不是夜晚的那种暗,是彻底的、毫无预兆的漆黑。
街灯、车灯、建筑里的光亮瞬间熄灭,连远处的星星都像是被什么东西吞噬了。
只有应急灯还在顽强地亮着,投下惨白的光晕,把书架的影子拉得老长,像一个个沉默的巨人。
“操!”
老张的咒骂声在寂静里显得格外清晰,“怎么回事?
跳闸了?”
林迟摸到借阅台后的手电筒,按下开关的瞬间,光柱刺破黑暗,照在玻璃幕墙上——外面的雨己经变成了雪,鹅毛般的雪片在狂风里打着旋,刚才还湿漉漉的街道,此刻己经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白霜。
更让人头皮发麻的是,刚才还在惊呼的人群突然没了声音。
死寂像潮水般涌来,只有风雪拍打玻璃的呼啸声,还有远处隐约传来的、像是金属扭曲的刺耳声响。
“不对……”林迟的手指冰凉,她死死攥着手电筒,光柱在玻璃上移动,突然停住了——街对面的公交站台上,一个穿着短裙的女孩保持着抬手拦车的姿势,浑身己经结了层白霜,像个被冻住的雕塑。
她的眼睛还圆睁着,瞳孔里映不出任何光亮。
手电筒“啪嗒”一声掉在地上,光柱在地板上乱晃。
林迟猛地后退,后背撞在书架上,一本厚重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砸下来,重重地落在脚边。
“小林?
你咋了?”
老张的声音带着颤音,他摸索着走过来,脚踢到了手电筒,光柱骤然朝上,照亮了他惊恐的脸,“外面……外面好像有点不对劲……”林迟没说话,她弯腰捡起手电筒,重新握紧。
冰冷的塑料外壳硌着手心,却奇异地让她冷静了几分。
她想起《极端环境生存指南》扉页上的那句话:“灾难降临时,恐慌是第一个杀手。”
她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己经能闻到淡淡的煤气味——大概是哪家的管道冻裂了。
“张叔,把大门锁死,”她的声音比自己想象中要稳,“去储藏室看看有没有多余的蜡烛和保暖毯,再把消防栓的位置记清楚。”
老张愣了愣,似乎没反应过来:“锁门?
我们不出去?”
“出去干什么?”
林迟抬手抹了把脸,手心全是冷汗,“外面零下多少度不知道,但刚才那个女孩,暴露在外面最多两分钟。”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书架上密密麻麻的书脊,“现在,这里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应急灯突然闪烁了两下,灭了。
彻底的黑暗笼罩下来,只有窗外风雪的嘶吼声越来越近,像无数只野兽在黑暗里磨牙。
林迟摸索着拉开帆布包的拉链,指尖触到了那本《极端环境生存指南》的封面。
书页的棱角硌着皮肤,带着纸张特有的粗糙质感。
在这片吞噬一切的黑暗里,这触感竟成了唯一真实的东西。
她不知道这场永夜会持续多久,也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己经变成了什么模样。
但她知道,从现在起,书架上的这些纸片子,或许真的能当饭吃,能救命。
黑暗中,林迟缓缓坐下,背靠着冰冷的书架,开始在心里默背《野外生存手册》里关于取火的章节。
她的声音很轻,几乎被风雪声淹没,却带着一种近乎固执的笃定。
这是永夜降临的第一个小时,她的求生,从默诵知识开始。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