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风裹着夏末最后一缕黏腻的热意,吹过明德中学的香樟大道。
树冠层层叠叠,像撑起一把把墨绿色的巨伞,风穿过枝叶缝隙时,带着樟树特有的清香,混着操场上飘来的篮球橡胶味,成了独属于开学季的气息。
树影婆娑间,细碎的阳光落在沈逸凡身上,勾勒出他如白杨般挺拔的身形——身高近一米八五,肩宽腰窄,定制的白衬衫贴合却不紧绷,将少年清瘦却匀称的骨架衬得格外好看,领口别着一支刻有暗纹的限量款银色钢笔,金属笔帽在阳光下泛着冷冽又精致的光泽,袖口整齐卷至小臂,露出腕骨分明的手,指节修长如玉石雕琢,连指尖修剪的弧度都透着极致的规整,浑身散发着矜贵又温和的学霸气场。
他刚走到教学楼门口,就被两个捧着信封的女生拦住。
女生们脸颊泛红如熟透的蜜桃,手里的信封是烫金蕾丝封边,还别着一小支风干的薰衣草,声音带着紧张却又坚定的期待:“沈逸凡同学!
我们是高一(2)班的,听说你拿过全国数学奥赛金奖,还会弹钢琴,这是……我们写的信。”
递信时,女生的指尖都在轻颤,连呼吸都放轻了几分。
沈逸凡停下脚步,双手稳稳接过信封,指腹轻轻碰了碰信封上的蕾丝花边,抬头时眼底带着温和的笑意,语气清晰又耐心:“谢谢你们特意准备的信,能被你们认可是我的荣幸。
不过我刚转来明德,目前还在梳理这里的课程进度,比如数学的必修内容和之前学校的衔接点,还有物理竞赛的备赛计划,暂时确实没太多精力分心,真的很抱歉让你们失望了。”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如果你们之后有数学或者物理上的难题,随时可以来高二(3)班找我讨论,能帮到你们的话,我很乐意。”
说罢,他将信封小心折好,放进定制的皮质书包侧袋,还特意拉了拉侧袋的拉链,避免信封掉落。
转身时,身后传来女生们惊喜的小声议论:“他居然愿意帮我们讲题!
也太温柔了吧!”
“声音好好听,而且说话特别有条理,难怪是学神!”
他的皮肤是冷调的瓷白,透着玉石般的细腻光泽,脖颈处的青色血管像淡墨在宣纸上晕开的细痕,清晰却不突兀;睫毛纤长柔软,垂眼整理转学通知书时,在眼下投出一小片浅影,像薄纱轻覆;镜片是防蓝光的定制款,框住的眼睛是纯粹的墨色,像浸在寒潭里的黑曜石,说话时眼底会闪着认真的光,让人忍不住信服。
此刻他攥着转学通知书,指尖轻轻划过纸上的教务处印章,轻声自语:“高二(3)班,班主任是李老师,之前看过她发表的教学论文,对函数解题思路的讲解很独到,这次能跟她学习应该能有新收获。”
他并非紧张,而是习惯性地梳理信息,连呼吸都保持着平稳的节奏,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站在高二(3)班门口,教室里的喧闹瞬间像被按下暂停键。
打闹的男生停了动作,聊天的女生抬起头,几十道目光齐刷刷落在他身上,像聚光灯般灼热。
有女生悄悄拿出拍立得,快速拍下他的身影,低头在课桌下小声讨论:“他就是那个跳过高二联赛、首接进省奥赛队的沈逸凡吧?
比校园论坛里的照片还帅!”
“听说他还能流利讲三国语言,上次在国际竞赛上用英语答辩,评委都夸他逻辑清晰!”
沈逸凡听到这些议论,没有回避,反而对着教室门口的同学温和地点了点头,声音不大却足够清晰:“大家好,我是沈逸凡,今天刚转来咱们班。
以后一起学习的日子里,要是我有做得不够好的地方,比如不小心打扰到大家,或者对班级事务不熟悉,还请大家多提醒、多包容。”
说完,他怀里抱着的竞赛习题集轻轻晃了晃——那是外文原版的,封皮被细心包了磨砂书皮,边角依旧整齐,没有一丝卷边;书页间露出的演算纸,上面的公式工整得如同打印体,数字和符号排列得像精密仪器的刻度。
他接着补充:“我平时喜欢做竞赛题,也会弹弹钢琴放松,如果大家有相同兴趣,课后可以一起交流一番话下来,原本拘谨的氛围瞬间缓和,有男生立刻笑着回应:“沈逸凡同学,以后体育课要是缺人打篮球,你可得来凑数啊!”
沈逸凡笑着点头:“如果我体力跟得上,一定来!
不过我平时运动少,到时候还得请大家多带带我。”
他边说边对照课表找座位,快步穿过课桌间的缝隙时,还不忘对旁边递来善意目光的同学说“谢谢”。
窗边的位置刚好能避开午后的烈阳,他放下书包时,还跟前排的同学搭话:“同学,咱们班下午的课程表是不是和教务处给的一致?
有没有临时调课的情况呀?”
得到肯定答复后,他才安心坐下,开始整理课本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