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界瑶台,云气缭绕,琼花似雪。
晨光初照,万千霞光泻落在玉阶之上,宛如银河垂地,光影流转间,瑶台宫殿更显神秘庄严。
殿前玉树扶疏,灵鹤翩跹,仿佛世外桃源,不染尘埃。
瑶姬静坐于琉璃玉案前,身着云纹白衣,青丝如瀑垂落,眉间一点朱砂映着清冷的月华。
她端着须臾仙茶,目光遥望远处的天河,神思悠远。
自幼生于瑶台,自诩天命之女,却难掩心底的孤寂与迷惘。
今日清晨,瑶台诸仙齐聚,紫虚上真亲临,瑶姬己隐约知晓,天命将至,命运将有巨变。
殿中钟声轻鸣,仙乐袅袅。
紫虚上真步入殿内,衣袂飘然,眉宇间藏着岁月的深邃。
他目光温和,却透着不可抗拒的威严。
瑶姬见师父到来,起身拜见,声音清澈如水:“师父,弟子己恭候多时。”
紫虚上真微微颔首,目光落在瑶姬身上,叹息道:“瑶姬,时机己到。
你自幼灵性卓绝,天命所归,今日需下凡历劫,这是你修行的必经之路,也是天界对你的考验。”
瑶姬垂眸,心头微动:“师父,历劫之事,弟子明白。
但人间红尘纷扰,万象丛生,弟子恐难自持。”
紫虚上真缓步上前,执起瑶姬的手,语气郑重:“凡历劫者,必经情、欲、苦、乐之考。
你需谨记,无论如何,不可动心,不可迷失本性。
天命流转,世事无常,若有一念之差,便堕入轮回,不得超脱。
师父能为你指路,但终究要靠你自己走过。”
瑶姬低头沉思,玉指轻触袖角,思绪翻涌。
自小在瑶台受教,未曾踏足人间,凡尘种种,对她来说仿佛隔着云海的幻影。
她曾听闻许多仙子下凡历劫,或因情劫难渡,或因执念深重,最终消散于红尘之中。
她不禁心生怯意,但紫虚上真的眼神笃定,仿佛在她心中点亮了一盏明灯。
“师父,”瑶姬轻声道,“弟子愿遵师命,自会谨记戒心。
但不知此番历劫,弟子将历何险境?”
紫虚上真神色凝重,缓缓道:“你此次下凡,将入东洲风国,化身为平民女子,名唤‘瑶儿’。
此地国势动荡,民生艰苦,世间情仇尤盛。
你需历三劫:情劫、欲劫、身劫。
每一道劫,皆是心性之试炼。
若能度过,便可悟得天道,重归瑶台。
若执念不去,便入轮回,永堕尘世。”
瑶姬听罢,心中波澜起伏。
情劫、欲劫、身劫——皆是人间最难渡的苦楚。
她自知仙身虽强,却未尝红尘滋味,未知人心险恶,更不知情为何物。
她抬眸望向师父,眸中闪烁着坚定:“弟子谨遵师命,必不负所托。”
紫虚上真眼中流露出一丝欣慰与担忧:“瑶姬,你要记住,无论何时,皆不可忘本。
凡间虽美,红尘易迷,切勿为一时欢愉,失却初心。
此外,我为你留下一枚紫玉佩,危急时可唤我意念,但切记,不到生死关头不可轻用,凡事自渡。”
他取出一枚紫玉佩,晶莹剔透,上刻太极双鱼,灵气流转。
瑶姬小心接过,感受到玉佩中蕴含的温暖力量,心头稍定。
殿外霞光渐浓,仙鹤盘旋,瑶台诸仙齐聚于云端,看着瑶姬即将启程。
众仙或赞其勇,或暗自忧虑,皆知凡历劫者,十不存一。
但瑶姬气质清雅,心性坚韧,于天界众仙中可谓独树一帜。
紫虚上真引瑶姬至瑶台之巅,云雾缭绕间,一道银光自天河垂下,化作通天之径。
紫虚上真挥袖,仙力涌动,银光扩展,化为一道虹桥。
瑶姬深吸一口气,脚步轻移,迈上虹桥。
身后是师父温和的目光,是瑶台千年静谧的岁月;前方是未知的尘世,风国的动荡与苦难。
临行前,紫虚上真最后叮嘱:“瑶姬,切记:心有戒尺,方能渡劫。
你若迷失,便是天命流转,因果自生。
归来之日,师父自会在瑶台等你。”
瑶姬回首,眸光清澈:“师父,弟子定不负所望。”
虹桥之上,仙光流转,瑶姬身影渐行渐远,终于化作一道流星,坠入人间。
瑶台之上,紫虚上真目送爱徒远去,心中默念:“天命己启,劫数难测。
望你能逆流而上,斩断红尘羁绊,归来瑶台。”
天界风云变幻,瑶姬的命运己然流转。
人间风国,山河动荡,一场悄然无声的天命之劫,正等着她去书写新的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