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城的城中村与周家别墅所在的区域,仿佛两个世界。
温昭抱着小棠,站在“安平巷”的入口处。
狭窄的巷道仅容一人通过,两侧是密密麻麻的自建楼,电线如蛛网般在头顶交错。
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霉味和各家各户饭菜的混合气味,与别墅区修剪整齐的绿植和清新空气形成鲜明对比。
小棠似乎被新环境吓到,小手紧紧抓着温昭的衣领,不安地扭动着身体。
“不怕,宝贝,我们暂时住这里。”
温昭轻声安抚,根据手机上的地址寻找出租屋的位置。
昨天雨夜被赶出家门后,她在一位好心的便利店老板娘那里借宿了一晚。
今天一早,就用身上仅有的现金租下了这个城中村的单间。
押一付一,花掉了她大半积蓄。
“507号...”温昭数着门牌,终于在一栋五层旧楼前停下。
楼外墙皮剥落,露出里面的红砖,楼梯狭窄陡峭,她不得不格外小心地抱着孩子上楼。
打开房门,一股霉味扑面而来。
不到十平米的房间,除了一张旧床、一个破衣柜和一张桌子,别无他物。
卫生间是公用的,在走廊尽头。
温昭叹了口气,将小棠放在床上,打开唯一的窗户通风。
七个月大的女儿好奇地打量着新环境,咿咿呀呀地不知在说什么。
“以后这里就是我们的家了,小棠。”
温昭亲了亲女儿的额头,开始收拾行李——其实也只有从周家带出来的一个背包,装了几件母女俩的必需品。
收拾间隙,她查看手机银行,确认所有联名账户果然都被冻结了,更让她心惊的是,她个人账户中仅存的3万元婚前积蓄也不翼而飞——那是她父母车祸去世后留下的保险金,她一首舍不得动用的最后保障。
温昭感到一阵眩晕,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她想起婚后不久,周延以“合理避税”为由,让她把个人账户转为联名账户,又以防万一为名,让她设置了双方都知道的密码。
她当时觉得夫妻之间不必分得太清,现在才明白那都是算计。
“没事,妈妈有手有脚,一定能养活我们俩。”
她像是在对女儿说,又像是在对自己打气。
第一要务是解决温饱问题。
温昭将小棠背在胸前,用自制的背带固定好——这是她产后自己缝制的,比市面上卖的婴儿背更舒适贴身。
下楼找到一家小超市,她精打细算地买了最便宜的米糊、奶粉和一些基础生活用品。
回到出租屋,先用热水壶烧水——幸好房间虽简陋,基本电器还是有的。
喂饱小棠后,温昭开始认真思考生计问题。
她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在校期间就考取了注册会计师证,曾是老师眼中的优等生。
若不是婚后周延坚持让她做全职太太,她现在应该在某个会计师事务所有着不错的发展。
手机忽然响起,是个陌生号码。
温昭犹豫一下,接了起来。
“温女士吗?
我是周先生的代理律师,姓陈。”
电话那头是冷静专业的男声,“离婚协议己经拟好,发到您邮箱了。
周先生希望尽快办理手续。”
温昭心一沉:“我需要时间看条款。”
“当然,但周先生提醒,如果您配合,他会考虑不追究这些年的‘家庭开支’。”
律师语气中带着不易察觉的轻蔑,“否则,以您目前无业无收入的情况,不仅可能要承担婚姻期间的债务,连抚养权都会成为问题。”
温昭握手机的手指关节发白。
周延果然狠毒,知道用抚养权来威胁她。
“小棠是他的亲生女儿,他连孩子都不要?”
律师干笑一声:“周先生还年轻,未来会有更多孩子。
这个女儿,就留给您吧——当然,如果您养得起的话。”
温昭气得浑身发抖,但很快强迫自己冷静。
愤怒解决不了问题,她现在需要的是计划和行动。
第一步:生存下去。
第二步:保护好女儿。
第三步:拿回属于自己的一切。
当晚,温昭彻夜未眠,一边照顾时不时醒来的小棠,一边在网上寻找赚钱机会。
凌晨三点,她在一个本地论坛发现了一条信息:“招夜校成人会计课程讲师,时间灵活,按课时计费,要求有注会证。”
温昭眼前一亮。
夜校上课时间通常在晚上七点到九点,她可以白天照顾小棠,晚上请人暂时看护孩子去讲课。
她立刻记下联系方式,准备天亮就申请。
第二天清晨,温昭被小棠的咿呀声唤醒。
看着女儿无邪的笑脸,她感到一股力量从心底升起。
喂完奶后,她拨通了夜校的联系电话。
“您好,我在论坛看到招聘会计讲师的信息...”温昭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自信专业。
电话那头的负责人似乎很忙,语速很快:“是的,我们需要有实际经验的讲师,最好是注会,能教成人学员基础会计和考证课程。”
“我是中央财经大学毕业的注册会计师,有五年...相关经验。”
温昭省略了“全职太太”这段空白期,但强调了自己的母校背景。
“中央财经?
不错啊。”
对方语气稍缓,“有兴趣的话今天下午来面试吧,地址我发你。
带上资格证和身份证。”
温昭心中一喜,但随即想到现实问题:“请问...能带婴儿一起来吗?
我孩子还小,没人照顾...”电话那头沉默片刻,然后说:“我们这是成人教育机构,不是托儿所。
如果不能安排 好,可能不适合这份工作。”
温昭的心沉了下去:“我明白了,谢谢。”
挂断电话,她感到一阵绝望。
难道连这样的机会都要因为孩子而放弃吗?
不,不能放弃。
温昭咬咬牙,决定冒险一试——带着小棠去面试,见机行事。
下午,温昭抱着女儿,按照地址找到那所位于老城区的成人夜校。
校舍很旧但干净,走廊上贴着各种课程海报。
负责面试的是个中年女子,姓王,戴着眼镜,看起来很严肃。
当她看到温昭怀中的婴儿时,眉头立刻皱了起来。
“温女士,我电话里说过...王主任,请给我十分钟。”
温昭急忙说,“我可以在您面前试讲一段,如果您觉得不行,我立刻离开。”
或许是温昭眼中的恳切打动了对方,王主任叹了口气:“就十分钟。”
温昭被带进一间空教室。
她将小棠放在角落的椅子上,用玩具吸引她的注意力,然后走上讲台。
“今天我讲基础会计的第一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温昭深吸一口气,开始讲解。
她很快进入状态,讲解清晰有条理,举例生动易懂。
小棠出乎意料地配合,自顾自玩着玩具,偶尔发出咿呀声,但没有哭闹。
十分钟后,王主任抬手示意停下:“可以了。”
她看着温昭,“你讲得不错,到底是中央财经出来的。
有实际经验?”
温昭点头:“我曾协助...处理过公司账目。”
她没说是自己丈夫的公司。
王主任沉吟片刻:“我们需要的是能长期稳定的讲师。
你的情况特殊,带着这么小的孩子...我可以安排好看护,绝对不会影响教学。”
温昭急忙保证,“请给我一个机会,我需要这份工作。”
看着温昭恳切的眼神,又瞥了眼自顾自玩耍的小棠,王主任终于松口:“每周三、周五晚各两小时课,课时费80元一小时,试用期一个月。”
温昭心中算了一下,一周320元,一个月不到1300元——在栖城,这连基本生活都不够,但至少是个开始。
“谢谢您!
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她连声道谢。
离开夜校,温昭抱着小棠,心情复杂。
有了第一份收入来源,但远远不够。
城中村的房租每月就要800元,剩下的钱连温饱都成问题。
她需要更多收入来源。
走在回安平巷的路上,温昭注意到巷口有家裁缝铺,门口贴着“转让”字样。
铺面很小,但位置不错,临街有窗。
一个念头突然闪过:她从小跟外婆学得一手好针线,婚后也常自己修改设计衣物。
周延曾嘲笑这是“佣人活”,但从不让外人知道,其实温昭的设计曾被时尚杂志编辑看中,只是被周延婉拒了合作。
或许...这是个机会?
温昭记下房东电话,决定稍后咨询。
回到出租屋,先喂饱小棠,哄她午睡后,温昭开始计算自己的财务状况和可能的花销。
现实令人沮丧:即使加上夜校的收入,也远远不够母女二人在栖城的基本生活,更别说请人看孩子了。
“必须找到白天也能带孩子做的工作。”
她自言自语。
温昭意识到自己目前最现实的选择是利用专业优势,寻找能够居家完成的会计工作。
她登录了几个专业招聘网站,投递了兼职会计和账务处理的职位,同时在会计论坛发布提供远程服务的帖子。
令人惊喜的是,当天下午就有一家小公司回复,需要兼职会计处理月度账目,工作可以远程完成。
对方开出的报酬是每月1500元,要求每周至少10小时工作时间。
温昭迅速计算:夜校1300元加上这份工作1500元,总共2800元,虽然紧张但基本能覆盖房租和生活开销。
更重要的是,这份工作可以在小棠睡觉时完成,不需要另外请人看孩子。
“我可以接受。”
她回复邮件,约定第二天开始工作。
傍晚,她拨通了裁缝铺房东的电话。
对方是个老人,声音沙哑:“铺子月租1500,要的话得快,好几个人问呢。”
1500元!
温昭倒吸一口凉气,这远远超出她的承受能力。
但挂断电话后,那个念头却一首在她脑海中盘旋:裁缝铺,设计服装,那是她真正的能力所在,而不仅仅是谋生手段。
“一步步来。”
她告诉自己,“先站稳脚跟。”
那天晚上,小棠睡下后,温昭拿出藏在背包深处的素描本——这是她偷偷保存下来的梦想痕迹,周延从来不知道。
本子里是她多年来设计的服装草图,从婚前的青春活泼到孕期的舒适优雅,再到产后妈妈也能穿出风采的设计。
其中一页,是她为带着婴儿的女性设计的多功能育儿服:隐蔽的哺乳口、防吐奶的肩部设计、方便抱娃的剪裁...“总有一天,”她轻声对自己说,“我会让这些设计变成现实。”
夜深了,城中村渐渐安静下来。
温昭躺在床上,小棠在她身边熟睡,呼吸均匀。
虽然前路艰难,但至少她迈出了第一步。
不再是周太太,只是温昭,一个要为女儿和自己奋斗的母亲。
窗外,一弯新月从云层中露出,洒下微弱却坚定的光芒。
如同这座城市中,一个母亲刚刚开始的重生之路。
第二章完
最新评论